生物质水解发酵耦合膜蒸馏制备乙醇

来源 :第九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可作为化石燃料的补充,甚至有可能成为其替代品之一,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生产成本高、周期长等原因使其在经济效益上还不能与石油及煤燃料相媲美.水解产物还原糖和发酵产物乙醇会对发酵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使产酶酵母和发酵酵母活性下降,从而造成发酵周期长,乙醇收率低.针对目前生物质乙醇生产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能源植物菊芋作为原料,以克鲁维酵母产菊粉酶的同时以酶水解菊芋多糖,并发酵制备乙醇;进而,在发酵产醇过程中耦合真空膜蒸馏,实现发酵液中乙醇的原位分离,考察了菊芋浓度和耦合膜蒸馏开启时间对产醇效率的影响,首次实现并优化了产酶-水解-发酵-原位分离“四耦合工艺”.结果 表明,克鲁维酵母直接利用菊芋中的少量单糖和微量元素作为营养物质发酵产菊粉酶,在较低酶活环境下持续水解菊芋多聚糖,为发酵产乙醇提供糖源,真空膜蒸馏的介入能够在维持发酵酵母活力的情况下,将发酵液中的乙醇原位分离出来,使发酵液中乙醇维持在较低浓度,减少产物抑制,推动发酵反应的快速进行,提高糖源利用率,最终将生物质乙醇的生产周期由上百小时缩短至34 h,并将乙醇产率由理论值的84.8%提高到了98.9%.而且,所构建的利用菊芋高效产醇的四耦合工艺的生产全程无污染,不产生环境负担,属清洁生产技术,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理念,该研究结果为生物质乙醇生产的经济高效的工艺设计提供了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选用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三醋酸甘油酯(GTA)为膜材料,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PVAc/GTA共混膜.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GTA的引入,破坏了PVAc烷基基团间原有的氢键,造成共混膜结晶度的降低;随着GTA质量分数的增加,N2、CH4、H2和CO2渗透系数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PVAc结晶度的降低、共混膜自由体积的增加以及GTA较高的本征渗透性,而CO2/非极性气
Nd5.5W0.5Mo0.5O11.25-δ (NWM)混合导体透氢膜同时具有质子和电子传导性,是一种稳定的稀土钨酸盐化合物,理论上对氢气具有100%选择性.为了改善NWM材料的透氢性能,本文引入金属镍作为电子导电相,制备了双相Ni-NWM透氢膜.首先,采用固相法合成NWM粉体,将NWM粉体和Ni粉按3∶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用等静压法制备了Ni-NWM片状膜,在还原气氛下高温烧结得到致密的Ni-N
将平均孔径为200nm的氧化锆陶瓷膜组装制成平行逆流式气液陶瓷膜接触器,采用去离子水作为低成本吸收液.考察了膜表面的亲疏水性、吸收液流量、气体流量、进气浓度和吸收液温度等因素对二氧化硫脱除率和传质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疏水改性后的陶瓷膜表面接触角达到130°,与未改性的陶瓷膜相比具有更高的脱硫效率.SO2的脱除率和传质速率随吸收液流量的增加均增加,SO2的脱除率随进气流量和进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
一些场合需要CO2分离膜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渗透选择性能.在本文的研究中,选用氨基对苯二甲酸(AA)化学交联聚乙烯胺(PVAm),制备以聚砜(PSf)为支撑层的PVAm-AA/PSf复合膜.一方面,通过AA化学交联PVAm,可以限制聚合物链段的移动,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另一方面,AA的加入,可以增加CO2有效载体的含量.因此AA化学交联PVAm制得的复合膜可强化高温下CO2的渗透选择性能.在压力为0.
气体分离膜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分离技术而备受关注.本研究制备了多功能化SiO2微球,调控杂化膜的CO2分离性能.首先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羧基、氨基及磺酸基团的三种分子刷功能化的硅球,继而将功能化的硅球分别填充到磺化聚醚醚酮高分子基质中,物理共混法制备杂化膜,应用于CO2分离.从SEM可得,通过调控高分子-无机颗粒的界面作用,可实现功能化填充剂在膜中的均匀分散.较纯磺化聚醚醚酮膜,填充未修饰的硅球和磺酸
乙烯是化工石油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目前工业上制取乙烯的方法有水蒸气热裂解法、热裂解法。然而,通过乙烷直接热裂解制乙烯的反应是强吸热反应,受热力学平衡的限制。根据反应的特点,膜反应器可以将反应过程和分离过程耦合在一个单一步骤。本文将混合质子电子透氢膜组装成膜反应器直接用于乙烷热裂解脱氢制乙烯反应中。根据平衡反应C2H6--C2H4+H2,透氢膜可以将反应生成的H2移除,从而能够提高乙烷的转化率和乙烯
气体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近年来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气体分离技术。然而目前大多数气体分离膜分离性能仍然不高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开发具有高渗透性能、高选择性的膜材料是制备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目标。自具微孔聚合物(PIMs)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类具有高渗透性能及合理选择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对气体的高透过率来源于刚性扭曲分子链的非有效折叠而产生的固有微孔结构。设计开发新型高性能的
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不同的对映体可能具有明显不同的生物活性。单一对映体化合物,尤其是光学纯异构体手性药物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课题组对手性化合物的液膜和固膜拆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分子印迹膜的研究方面,建立了以D-色氨酸作为模板分子、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海藻酸钠为功能聚合物、氯化钙为交联剂的绿色制备过程,所制得的D-色氨酸分子印迹膜以及PVDF印迹复合膜对外消旋色氨酸有较好的拆分效
渗透汽化膜汽油脱硫工艺是一种新兴的清洁汽油生产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高性能高分子膜材料开发.利用光引发交联反应将丙烯酸酯单体和乙基纤维素(EC)聚合物合成交联EC膜,采用涂覆法制备了聚氨酯/聚偏氟乙烯膜(PU/PVDF)复合脱硫膜,两种材料对模拟油中的噻吩的分离效果较好,对于真实汽油PU/PVDF复合脱硫膜表现出了很好的机械性能和分离性能,通量达到6.23kg·m-2·h-1,硫富集因子为3.9.采
会议
基于疏水性微孔膜的膜分离技术,膜蒸馏、膜萃取、膜吸收、膜催化、膜吸附等,在高浓度水体处理与资源化、水体中VOC分离、特殊物料分离提取等等领域日益显示其优势,成为国际膜分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膜材料的疏水特性是影响疏水膜性能的、上述分离过程运行效能的核心,因此,膜材料疏水改性及微结构调控方法成为疏水膜相关研究的核心。本课题组近十年专著于疏水性分离膜的超疏水化微结构构建及其应用探索研究,逐步建立起基于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