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在灾害链演化中的控制作用及其断链防灾思路

来源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暨2010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湖是灾害链的重要环节,对灾害链的演化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本文结合汶川地震典型堰塞湖灾害链实例,分析了堰塞湖在灾害链演化过程中四个关键控制作用:堰塞湖使灾害链加长、提供水源、降低演化条件、扩展时空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堰塞湖灾害链的断链防灾思路:评估、监测预报基础上的应急处置,防治稳定后的有效利用,最终达到灾害链综合防控与变害为利相结合的目标。
其他文献
测定了椽竹(Bambusa textilis var.fasca)竹材的理化性质,并与毛竹(Phyllostachys pubscens)、青皮竹(Bambusatextilis)和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椽竹各竹龄的基本密度、气干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523~0.632g·cm-3、0.657~0.798g·cm-3(含水率为12%时)和0.
本文通过对慈竹不同变异类型的秆形结构和纤维特征等进行研究,揭示了慈竹不同变异类型的材质特性,并对其竹材利用价值进行了探讨。慈竹不同类型之间的秆形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秆高、胸径、胸高处壁厚、高径比、平均节间长、秆的鲜质量和干质量等方面,罗汉慈均明显低于其余慈竹类型;随着竹秆相对高度的上升,琴丝慈的相对直径下降最快,黑笋慈的相对壁厚变化最大;在同一相对高度,黑笋慈的壁厚率相对最小。除罗汉慈外,慈竹及
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又称罗汉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筇竹属竹种,中小型竹类,地下茎复轴混生型,秆下部节间实心或近实心,秆环极度隆起而呈一圆脊,秆每节5 分枝,叶小型,是国家三级保护的珍稀竹种之一,为西南地区所特有,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筇竹笋味甘鲜嫩,营养丰富,品质上乘,历来被视为山珍,其鲜笋及笋干制品,远销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是云南省主要的出口创汇土特产品
本文采用不同的高温热处理工艺分别对竹材进行热改性处理,再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测定了热处理竹材在温度-120~250℃,测量频率1Hz 下的动态粘弹性,并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①热处理竹材的平均绝干密度和质量的变化率均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增加而呈递增的趋势;试材的平均绝干密度的变化率明显低于平均质量的变化率.②热处理过程中发生了较复杂的化学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
会议
会议
本试验以盆栽实生毛竹三月生幼苗为材料,人工模拟冷冻胁迫,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通过Imaging-PAM观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目的在于探讨毛竹抵抗冷冻胁迫的生理机制。冷冻胁迫下,毛竹叶片潜在最大光合速率Fv/Fm 随胁迫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其中﹣10℃时降幅最大;Y(Ⅱ)、qP、ETR 变化趋势类似,在4℃、﹣5℃时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10℃条件下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又逐渐降低;在4
Ability of bamboo ecosystem services is the key of the bamboo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using the Southern Sichuan Bamboo Sea Eco-tourist Attractions as samples and selecting fi
Ma bamboo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 is good culms and shoot-producing species in south of China.Low temperature reduces the production of shoot and delays development of Ma bamboo.The codA gene
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源远流长,中国竹类的生长面积、产量以及消耗量居世界首位。近30 年来,竹子由当初作为基本原材料逐渐被运用并生产出多元化的创新产品。直到近几年,它较高的生态服务潜力逐渐被挖掘。据中国相关期刊文献的评论以及相关个案研究,本文将分别探索竹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变革性角色、它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影响以及竹业给农户提供的谋生策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