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Zn共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yea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对化学共沉淀法制备N、Zn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及性能进行研究。采用TG-DTA、XRD、UV-VIS等手段对共掺杂的纳米TiO2粉体进行表征。将制备的粉体应用于偶氮染料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的有机废水进行光催化反应,测试了不同条件下N、Zn共掺杂的粉体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以7mol/L氨水为N源,Zn掺杂量为2%,煅烧温度为500℃下制备的纳米粉体的光催化降解率最高,其光吸收区域由原来的紫外光区拓展至可见光区,光催化效率远比未掺杂的纳米TiO2好。在太阳光下照射6h,有超声分散、搅拌的条件下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8.2%,重复使用4次后降解率仍达74.2%。
其他文献
常减压装置回流罐系统关键在于界位液位的控制,用流量控制界位液位是其关键所在。在系统循环试车、带介质试车以及生产过程中会时常出现界位测量不准、测量值跳动,导致联锁控制系统缺乏稳定性,调节阀无法控制。本文主要针对设备单体调试、DCS联锁中PID参数的分析,提出其处理办法,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介绍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动车车轮钢开坯机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实现。重点介绍数字PID技术在压下控制中的应用。该系统目前运行良好,使动车车轮钢的轧制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迈进了一大步。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涉及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本文介绍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气体公司检修管理平台系统设计、实现的思路和方案,对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轧机轧制过程中,运行工况的变化可能诱发扭振,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针对轧机主传动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中传统PI控制方法对轧机扭振抑制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滑模控制的速度环改进策略,利用基于灰色估计的滑模控制器替代原有的速度环PI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种改进的控制方法,可以减小咬钢引起的轧机主传动动态速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抑制外扰引起的轧机扭振。
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通信芯片VPC3实现RS232/485转Profibus总线桥的设计,阐述了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及关键的通信过程。试验证明该总线桥可方便地连接具有RS232/485接口的设备,具有现实意义。
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监控特性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系统的监控内容及要求,给出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对系统设计提出了建议,使人们了解光伏发电,为投资光伏产业提供借鉴。
超滤装置是用超滤膜分离法处理乳化液废水的核心设备。本文首先介绍了超滤装置的设备组成。然后基于超滤装置的工艺过程总结出设备的控制要求,最后从程序和画面两方面详细介绍了超滤装置全自动控制的实现方法。
铝箔在轧制过程中采用轧制油进行冷却和润滑,轧机基础采用钢板封闭进行保护。为确保轧制油不渗透到混凝土基础,以免对其进行腐蚀,依据多项工程施工经验,采用半自动切割下料、自动埋弧焊、人工矫平以及对安装空间狭窄处的衬板预制等方法进行施工。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法对基础衬板进行制安,能有效控制基础衬板的渗漏,确保衬板表面平整度,安装质量达到优良。
首先使葡甲胺与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反应生成葡甲胺改性硅烷偶联剂(MS),再将MS接枝到活化硅胶表面,由此合成出一种硅胶负载葡甲胺硼特效吸附剂(Si-MG),并采用SEM、FT-IR、XPS、元素分析等对Si-MG进行表征。当硼酸浓度为0.20 mol·L-1时,在pH 7.0下,Si-MG对硼的吸附量高达1.54 mmol·g-1,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通过添加改性剂在高温焙烧处理后,用废盐酸在常压的条件下溶出钛渣的方法,提高渣中TiO2的含量,考查了废酸浓度、溶出温度、反应时间三个因素对改性钛渣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添加量10g,温度950℃焙烧2h的改性渣,其较佳溶出工艺条件为废酸浓度15%、温度105℃、反应时间24h,富钛料中TiO2的含量可达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