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巨灾保险数据采集标准推动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来源 :2010中国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自然灾害形势日益严峻,自然灾害损失补偿的不充分给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灾后重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应重视发挥保险业在自然灾害损失补偿中的作用.近些年来,中国在建设巨灾保险制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国家政策从单边的“需求鼓励”转变为双向的“供求协调”;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唤起全民风险意识;试点省份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房保险制度;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配套措施.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在发展巨灾保险事业道路上还有很多基础性工作要开展.保险业科学地参与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对灾害保险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的基础是保险标的相关数据的采集,颁布实施巨灾保险数据采集标准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2009年4月发布的中国《巨灾保险数据采集规范》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巨灾保险的国家级行业信息规范,它可应用于中国巨灾保险领域的信息统计,费率厘定,业务运营管理以及再保险安排等业务活动。 本文对其报告格式说明、报告基本信息、保单信息、位置标的信息,业务代码定义等主要内容做了简要介绍。编制发布《巨灾保险数据采集规范》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基础性工作,未来还需要从采集巨灾保险数据、建设巨灾保险数据库、开发巨灾模型,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等四个方面将制度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其他文献
通过对居甫渡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施工期监测资料的分析,EL625m以上边坡存在产生浅、表层滑动的可能,后经过锚索加固处理后,边坡变形逐渐趋于稳定,EL625m以下边坡施工期间没有出现过不利的变形趋势。
贵州省公路隧道工程全部采用新奥法施工,该施工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现场监控量测,并利用量测结果及时补充设计和指导施工。本文针对厦蓉高速公路第六标段排降隧道的工程特点及围岩地质条件,结合己有的工程监控经验,提出了合理的监控量测及信息化施工方案。
本文以某工程滑坡为例,根据对地表裂缝简易监测结果分析,为滑坡的具体成因分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得出了前缘开挖形成的临空面,导致斜坡内地下水快速排泄改变形了坡体内地下水动态,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滑坡治理提供了指导方向。
为了降低重力式抗滑挡墙工程成本,本文以抗滑挡墙的截面几何参数为优化变量,以截面面积为优化目标函数,以抗滑移、抗倾覆和地基承载力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重力式抗滑挡墙的优化模型,并采用随机试验法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安全的条件下,采用随机试验法对重力式抗滑挡墙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很快得到抗滑挡墙最小截面尺寸,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矿山泥石流其形成机理、演化过程不同于一般泥石流。有关矿山泥石流的系统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总结矿山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致灾特点,对于矿山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矿山泥石流是山地矿山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过程中不合理堆排的废石渣是矿山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固体物源,矿渣型泥石流、尾渣型泥石流是矿山最主要的泥石流类型,一旦发生,往往
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汶川重灾区陕西略阳民众对汶川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灾区略阳民众认知与响应汶川地震灾害的综合得分率偏低,有效应对这次地震灾害冲击的能力和水平不太理想.研究区民众认知与响应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认知地震灾害的程度和掌握防震减灾技能的多少,均影响着他们在震时及震后的实际响应行为和态度,其中以防震减灾技能掌
具有强大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清楚认识并正确评价其经济辐射力显得异常必要。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经济辐射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得出重庆市目前经济辐射力在西部地区相对占据优势地位,但仍需通过夯实经济基础,做强做大宏观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全球视野融会贯通、引领科技创
本文探讨了政府职责的界定及其在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认为政府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支持力度不够,以及政府对农业巨灾风险管理负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政府需要承担职责的现实理由。风险和保险理论、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社会风险防范理论为政府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中承担职责奠定了理论基础,并通过历史和制度两个层面对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发展变迁中政府职责进行了反思。基于此,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巨灾风
现代城市的日趋庞大与密集,导致城市面对灾害情况异常脆弱。本文基于对城市灾害的特征与类型的分析,从城市选址、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城市应急与避难空间规划以及城市内外交通及通讯规划等城市规划工作的不同方面出发,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加以分析,得出了城市规划是大有潜力的城市防灾减灾手段的结论,并呼吁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进一步重视和完善防灾减灾规划,从而构建出安全低风险的城市。
我国是世界上地域面积广大、区域资源赋存差距较大、区域多样性突出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的国家。如何在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直为国内外广泛关注。2009年年底,大型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就当前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展现,使人们对我国城乡、区域等的发展不平衡有了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