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急性期不同灌注成像比较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来源 :全军第十六届放射医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f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急性期在不同灌注成像方法上的表现特点,探讨它们在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化验指标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研究通过,所有病人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5例确诊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病人于发作急性期进行了常规MRI平扫、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PCASL)、团注造影剂的同时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然后进行增强扫描.运用后处理图像,根据3D-PCASL-CBF图及DSC-rCBF图,术后测量病灶最大CBF值及正常额叶白质区CBF值并求比值(nCBF),同样的方法测量nrCBF值,结合病人入院后血乳酸水平,将三个指标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5例病人血乳酸水平为(3.10-11.60mmol/L),均高于正常值,平均值为5.45±4.42 mmol/L.平均nCBF值为9.329±2.046,平均nrCBF值为2.778±1.209.三个指标两两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为血乳酸值与nCBF值存在轻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90 (P<0.001),血乳酸值与nrCBF值无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14 (P<0.001),nCBF值与nrCBF值无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53 (P<0.001).结论:由于3D-PCASL与DSC成像原理的不同及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病人的灌注特点,3D-PCASL比DSC能更好地体现其高灌注表现,但是病人灌注值与血乳酸水平并不存在明显的关联,且DSC对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高灌注的诊断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证实.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一站式检查在急性胸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飞利浦256层iCT,根据冠脉动脉成像(CTA)门控参数:扫描时间5.28s;进行容积扫描一次性注射造影剂对一站式扫描数据进行重建.对38例急诊胸痛患者进行容积扫描一次性注射造影剂对一站式扫描数据进行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veconstructio
目的:定量分析多对比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在分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的责任斑块方面的价值是否优于传统的管腔狭窄程度评判指标,并尝试提出评价MCA动脉粥样硬化症相关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斑块形态学参数的最优化组合.方法:MRI检查的实验组对象为初诊疑似MCA粥样硬化
目的:肺动脉栓塞由于突发率高、易误诊和漏诊等原因,死亡率极高.CTPA能很好的提供解剖图像及检出PE的位置、数目及程度,但由于受空间分辨率影响不能很好显示亚段及以下血管的微小栓塞,更加无法显示肺组织灌注受损情况.能谱CT碘基物质图是注射对比剂后通过测量肺组织的碘含量变化得出肺灌注受损情况,反映正常和病理情况下肺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CTPA和碘基物质图联合运用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
会议
目的:比较不同权重ASIR (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重建技术在低浓度对比剂及低辐射剂量条件下行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方法 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从2014年3月至8月间疑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90例,BMI指数在20~25kg/m2之间.行双低条件下(100KVP及270mgI/ml碘克沙醇对比剂
CDG能早期快速诊断心肌缺血/猝死,多中心临床试验表明其检测准确率大于85%,而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虚拟心脏通过对心脏状态和功能等的仿真,可以定量再现心脏疾病诊治极为有用的各种参数,有效解释CDG的发生机制。我们利用人体心脏CT扫描体数据和三维激光扫描肌纤维旋向数据,基于离子通道模型,采用单域模型的心肌兴奋传播并行算法和有限元法建立了人体全心脏Cardiome-CN模型。具体研究内容有:(1)心肌
目的 探讨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2例患者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收治,1例患者有长期发热史且临床已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2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开颅手术和血管栓塞术,1例患者先行抗炎治疗后择期血管内治疗.结果 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因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死亡.行血管栓塞术和先行抗炎治疗后择期血管内治
目的:探讨CT、MRI与DSA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在脑血管畸形病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做CT、MRI及DSA检查,利用3D-3D-Fusion软件,将符合融合条件的CT、MRI与DSA影像数据进行融合,将融合后图像从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与相邻脑组织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几方面来评估三维影像融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其中5例动静脉畸形、3
目的:探讨基于DR双能量减影技术的改良投照法所得到的鼻咽侧位片在辅助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3例经临床及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为OSAHS的病人,所有病例均排除小颌畸形;分别行鼻咽部常规DR摄片和DR双能量减影(DES)摄片,其中DR双能减影法摄片采用仰卧位.由3位放射诊断医师分别对两组影像学资料中的软腭、悬雍垂及舌根软组织形态及导致气道狭窄的情况进
目的 探讨双源CTA对头颈血管病变诊断与图像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以期提高头颈血管疾病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2009年1月-2014年2月,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157例CTA病人,其中男性1481例,女性676例,年龄范围3岁-92岁,平均48.12岁.西门子双源CT2012B,患者仰卧扫描床上,头部用绷带固定,经肘静脉注射碘对比剂,注射速度:4-5ml/s,CM 70-80ml,MEDRED双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评价新辅助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3-2014.12间行乳腺MRI检查患者1300人次,选择首次确诊乳腺癌,并在我院进行新辅助治疗,在第2、4、6周期接受乳腺MRI疗效评估的患者共470人次,剔除化疗后无可测量病灶、前后定位不一致、基线不稳者,共入组114人次42例患者.在新辅助治疗第2、4、6周期后follow-up 1(F 1),follow-u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