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与细胞色素C的结合作用

来源 :200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_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了利用Fe细胞色素C可以迅速的被抗坏血酸还原为Fe细胞色素C的反应,通过UV-Vis观测在549nm出的吸收,研究了外端为羟基的、不同代数的树枝状大分子与天然蛋白质细胞色素C的结合作用,探讨了其作为仿生抗体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聚乙烯树脂与废纸为主要原料,添加发泡剂、交联剂等助剂,用模压发泡一步成型法制备一种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材料的配方,可以根据材料密度,来开发材料用途.
本文利用聚合物负载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进行不对称相转移催化烯醇化合物N-二苯基甲叉基甘氨酸叔丁酯的烷基取代反应.合成了6种奎宁酯和辛可宁酯化合物:苯甲酸奎宁酯(QNB)、对硝基苯甲酸奎宁酯(QNNB)、对氯苯甲酸奎宁酯(QNCIB)、对乙氧基苯甲酸奎宁酯(QNEB)、对硝基苯甲酸辛可宁酯(CNNB)和对氯苯甲酸辛可宁酯(CNCIB).将这些手性化合物负载在4℅交联的氯甲基化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
本文研究了三类增容剂对尼龙6/TLCP原位复合体系的增容作用.增容剂包括离聚物Zn-SPS,反应性共聚物SMA,两种接枝共聚物PP-g-GMA和PP-g-MAH.考察了增容体系和未增容体系的形貌、热力学行为,研究了共混程序对增容效果的影响.
本文通过室外曝晒和室内模拟等多种方法研究了多羟基化合物存在下聚乙烯的环境降解特性,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机械强度、溶胀性能以及分子量的测定等数据考察和分析了聚乙烯的降解特性及其原因.
本文以4,4-(α,ω-烷亚甲基二酰氧)二苯甲醛和顺式二氨基二苯并-14冠-4为单体,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席夫碱型液晶高分子冠醚.单体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和HNMR等方法确定.聚合物通过DSC、GPC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表征.发现所有的聚合物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观察到丝状织构和纹影织构.所有聚合物的熔融温度(Tm)和液晶态清亮点温度(Ti)随聚合物分
本文以顺式-(反式)-二氨基-二苯并-18-冠-6和4-(4-烷氧基联苯基-4-羧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的不同结构和构型的席夫碱型液晶冠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旋光仪等方法确证.化合物的液晶行为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方法(POM)表征.
会议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负的泊松比液晶共聚酯,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考察和讨论.
本文从功能组装思想出发,将具有电子传输性的噁二唑基元引入到PPV中,设计一种集发光性、电子传输性和空穴传输性于一身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报道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致发光的研究结果.
本文首先合成了高纯度的以正己二醇作软段的二苯甲酸构造块,然后与4,4-联吡啶组装合成主链型超分子液晶聚合物,利用DSC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其相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