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滨海湿地翅碱蓬生物量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来源 :第二十届中国遥感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多功能生态系统,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物种多样性等重要作用.湿地是淡水的主要存储地,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辽东湾滨海湿地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辽河三角洲最南端,地处渤海辽东湾顶部辽河入海处地理位置在121°23′-122°29′E,40°39′-41°27′N,总面积12.8万公顷.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每年经此迁飞、停歇的候鸟多达170种,其中不乏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该区植被具有喜湿耐盐、优势种群密度大、生物量高的特点,主要优势群落有芦苇、翅碱蓬等.辽东湾滨海湿地位于河/海/陆/气/人类社会五大介质作用的交集点上,既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分散洪水、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干扰(旅游业、石油开采、水产养殖业的盲目扩大)的增加,造成滨海湿地淡水短缺、风暴潮、沿海地面沉降以及海岸线侵蚀等各种环境问题.
其他文献
  According to previously reported observations,low-frequency (~0.01-500 Hz) seismic waves can enhance permeability and alter the distribution of pore pressur
  混合润湿孔隙介质普遍存在于含油气砂岩储层,影响了多相流体的渗流行为,是油气运移与聚集、提高采收率等研究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难题。本文旨在明确混合润湿孔隙介质中亲油孔
  本文对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川滇构造区的贡山—绥江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数据进行反演,获得沿剖面的深部电性结构,为研究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川滇菱形地块与华南地块的构造变形
  本文以三亚湾1973年、1980年、1991年、2001年、2010年及2013年的Landsat MSS、 TM、ETM+、OLI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方法提取了三亚湾6期海岸线信息以及1991、 2001
  利用NCEP/CFSR再分析数据,我们采用Hough模分解(HMD)的方法,研究了1988-2012年中低纬(±60°之间)对流层高度(1~12 km)三种主要潮汐(DW1、SW2和DE3)源的变化性,我们具体分
  目的:高分辨率一直是遥感追求的目标.由于经典电磁波受到衍射极限和量子噪声的限制,遥感成像分辨率提高已经接近瓶颈.15年来,作者带领团队经过了量子遥感基础理论、科学实验
  利用Sentinel-1A卫星IW模式的升、降轨雷达复数影像,结合ESA提供的精密轨道数据进行干涉处理,根据30米格网间距SRTM DEM数据去除地形相位获得差分干涉图,采用带有掩膜的
  由于内陆水体复杂的光学特性,利用遥感准确反演水质参数浓度充满挑战性。为了提高水质参数浓度反演精度,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的草型湖泊水质参数定量遥感方法。以
  MODIS地表温度产品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地学、农林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但由于地形及云雾的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其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生态过程研究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
  基于2008-2015年无云条件下的CALIOP Level 3月气溶胶产品和同期的MODIS Terra/AquaLevel 3月气溶胶产品,对比分析了中国东南和西北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变化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