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与治疗(附40例报告)

来源 :第2届全国普通外科手术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某院收治的40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及治疗效果的介绍,探讨了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心脏骤停(CA)犬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探讨复苏后近期脑血流动力学。方法:6只比格犬致CA,基础状态及复苏后三天行脑PWI扫描,记录血压、颈总动脉流量、颅内微循环。结果:平均动脉压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总动脉平均流量复苏后当天最低,与基础时和复苏后第三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循环灌注量复苏后当天最低,与另三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临床常见症状-胃痛作为突破口,应用经过条目反应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测试筛选的条目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并结合模拟结果对建立胃痛计算机自适应试验作出初步的探讨研究。方法:通过对经过条目反应理论、结构方程模型测试的胃痛这一常见症状的性质维度、程度维度、与疼痛相关的焦虑维度三大维度条目参数进行整合,对入选条目池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进一步确定测试开始、终结标准。建立受试者测试界面,将条目难度值、
目的:研发和制作结直肠癌术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QLQ-CMPPCC),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WHO生存质量量表制定原则,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提出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
目的:葡萄膜炎是一类病因复杂,病程冗长易复发的致盲性眼病,其临床特征及用药产生的毒副作用,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课题对50例葡萄膜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生存质量关系进行评估。方法:由患者自评式为主填写中医体质分类量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同时由调查员记录患者相应用药情况。分别对葡萄膜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生存质量、生存质量与用药情况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目的:研制中医心系疾病(心主血脉)PRO量表,为中医心系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个客观化、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方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病房收集患者共346例,附近社区现场调查获得健康人样本46例,用中医心系疾病PRO预量表进行调查。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条目筛选,并对筛选后的量表进行科学性考核。结果:回收后的调查资料经离散趋势分析、相关系数法、判别分析法、因子分析、克朗巴赫系数法、专家重要
目的:对泌尿外科术后PRO量表进行计量心理学考核,以考评量表测量结果的可信性、有效性。方法:采集现场调查的189例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和87例健康志愿者的数据,考核泌尿外科术后PRO量表的分半信度、克朗巴赫系数、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反应度和可行性。结果:整个量表的分半系数为0.900,生理、心理和环境各领域的分半系数分别为0.827、0.840、0.708。整个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患者生命质量(QOL)与临床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QOL测定量表QLICD-DM(V1.0)正式版,调查糖尿病患者159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客观指标与QOL得分的关系。结果:QOL与腰围和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关系。生理功能领域得分的影响指标有球蛋白、血红蛋白和LgG尿液;心理功能领域得分的影响指标有嗜碱性粒细胞、尿胆原和A1b尿液;社会功能领域得分的影响
目的:使用条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对初步产生的胃痛患者结局报告(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PRO)条目池进行评估,从而为下阶段进行的计算机自适应试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提供性能良好的条目池作出基础性的研究。方法:收集167例符合条件的胃痛患者和33例健康者,对其进行胃痛调查表的临床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病人68例,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对照组)及腹腔镜+FTS组(FTS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结果:FTS组病人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22)。两组病人的术前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214)。FTS组病人术后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
目的:分析医源性胆管损伤缺损较大的病例采用改良胆管减张吻合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年3月-2012年2月期间共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缺损较大的患者17例,其中Bismuth II型16例,Bismuth III型1例。均以7号丝线缝合十二指肠球部浆肌层和肝门板坚韧组织各一针,同时拉拢结扎,使二胆管断端在无张力下吻合重建。结果:17例胆管损伤患者经改良胆管减张吻合术均获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