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球作为现代药物新剂型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第五届全国制药工程科技与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介绍微球作为现代药物新剂型之一,在过去30年的发展状况。 方法:查阅文献,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探讨了近几十年来微球剂型研究的区域性分布,并从载体材料、制备工艺以及应用三个方面对微球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结果与结论:微球的研究表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微球开始向着靶向性、长效性、复合载体及生物材料的应用的方向发展,这一剂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腐蚀机制和材料选择的必要性,6℅钼高合金不锈钢与镍基合金的发展概况,文中讨论在制造和处理时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目的: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稳定性,减小毒副作用,促使药物长效化。方法:通过将药物分子以化学键连接在高分子上制成高分子载体药物而形成大分子前药,连接大分子主链与药物的共价键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水解性,共价键主要包括酯键、醚键,酰氨键等在体内可以水解的化学键。结果:可以实现药物的有效控制释放,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主要的抗肿瘤药物的大分子前药研究进展。结论:采用高分子挂接药物是一种改善抗肿瘤药物
目的:研究秦巴硒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秦巴硒菇为原料,在不同加水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下水提多糖,并使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产品中多糖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总的产品得率为15.59%,多糖得率为9.20%,多糖含量为59.02%。结论:实验确定秦巴硒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h,提取温度100℃,加水量10ml?g-1,提取次数为2次。
目的:研究急性子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急性子(Impatiensbalsamina L.)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鉴定了4个,分别为脱水穿心莲内酯(Ⅰ)、山奈酚(Ⅱ)、豆甾醇(Ⅲ)、蔗糖(Ⅳ)。结论:化合物I为首次从急性子中分离得到。
目的:确定微波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碱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考察物料目数,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溶剂用量、溶剂与物料比例等因素对辣椒碱萃取工艺的影响。结论:70-80%的乙醇溶液,微波功率270W,微波辐射时间120s条件下,提取效果较好。
目的: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枸杞籽中玉米黄质的最佳工艺。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考察了溶剂种类,微波辐射累计时间、物料质量/溶剂体积比率、物料颗粒尺寸和微波量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乙酸乙酯作溶剂、微波辐射累计时间3分钟、物料质量/溶剂体积比率为10克/100ml,物料颗粒尺寸80目,微波量100W。并且随着物料质量/溶剂体积比率的增大玉米黄质的提取率减少。
目的:综述单味植物药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近况。方法:以解表、散寒、补益、理血、利水、止咳定喘等中药的功用为分类依据,对近年发表的21篇文献涉及的16种单味植物药的镇痛作用研究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该16种植物药镇痛作用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有无效果研究、作用机制、有效成分等方面。其中,有无效果研究通常采用热板、扭体法等。作用机制有中枢镇痛和外周镇痛之分。有效成分以脂溶性成分或挥发油部分居多。结论:植物药
目的:优化提取紫锥菊有效部位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膏得率和菊苣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最佳工艺为:用8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提取1 h。结论:应用该工艺提取效率高,稳定性好。
目的:检测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溶出特性。方法:根据药典方法,实验分别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分析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结果: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绘制出的溶出曲线如实反映了药品的内在质量。
目的:研究避蚊胺-PVP凝胶剂体外经皮渗透情况。方法:以卡波姆(Carbomer)为基质,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制备避蚊胺缓释凝胶剂;使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结果:避蚊胺-PVP凝胶剂的体外渗透系数为0.0666mg·cm-2·h-1,8小时累积渗透量为0.5225mg·cm-2。结论:PVP使凝胶剂中避蚊胺体外经皮渗透减慢,累积渗透量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