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病例对胆囊息肉样变手术指征再讨论

来源 :2012国际肝胆胰外科昆山论坛暨第24届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xw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囊息肉样变(PLC)的概念形成已有五十余年,是由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随着超声诊断科室的软、硬件进步及在社区、单位体检的普及,胆囊息肉样变检出例数日渐增多,由于其有一定的恶变几率,故对其的手术指征多年来一直在讨论及核实。目前较统一的标准为:1)单发病变;2)直径>10mm;3)广基;4)合并胆囊结石;5)年龄60岁以上;6)有症状的胆囊息肉样变患者。我院于2001年8月至2011年8月的最近十年新收集203例胆囊息肉样变的病例对手术指征进行再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建立跟骨骨折钢板与多针两种内固定术后模型,对比研究在工况作用下的内固定应力分布和骨折位移情况。评价内固定材料的性能和固定效果,为临床治疗跟骨骨折选择内固定类型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依据。方法:选取1名正常男性志愿者,28岁,身高176cm,体重64kg。作右侧跟骨螺旋CT扫描,将符合DICOM格式的CT数据导入MIMICSl0.01,生成跟骨的三维模型。在UG7.5软件处理
目的:观察拇外翻患者足部不同应力X线片胫侧籽骨位置是否有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拇外翻患者,行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结果:拇外翻患者的TSP(术前和术后)在不同应力下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侧籽骨在不同应力足部X线片上位置有差异。
chevron截骨术是治疗1/2跖间角<15°的拇外翻患者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本文对chevron截骨术治疗拇外翻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评价指标,并对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踝关节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及部分畸形严重影响下肢运动功能,传统的关节融合术创伤大,感染率和不愈合率高。本文介绍了一种弓齿记忆接骨器用于踝关节融合术,对其手术方法及适应症进行了阐述。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严重踝关节畸形的特点,以及矫形融合治疗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本院自2006年10月~2011年8月行踝关节矫形融合术的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严重踝关节畸形患者。结果:11例患者在术后平均13.3月接受随访。术前与术后各指标比较显示踝关节疼痛改善,骨性融合,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严重踝关节畸形患者,关节融合手术是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段,但应根据
目的:本文主要目的是评估单纯趾长屈肌腱转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无距舟关节破坏的胫后肌腱欠能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2010年11月,本组共治疗了7例类风湿关节炎单侧PTTD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平均37岁:类风湿关节炎病程平均28个月。PTTD分型均为Ⅱ型。采用P1vr探查,滑膜切除,肌腱清创,趾长屈肌转位替代的方法进行手术干预,术后管型石膏制动6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7~21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的12例PILON骨折采用解剖板及螺钉内同定治疗。结果:本组12例病例中,无一例感染,切口全都为1期愈合,骨折全都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恢复腓骨长度、重建胫骨关节面、植骨填补骨缺损、有效内外固定能使PILON骨折患者关节功能较好恢复。
本文对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进行了总结,分别对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跗跖关节融合术进行了介绍。
足部的26块骨是一个统一整体,尽管形态不同却按照一定的空间布阵排列。跟骨是其中最大、最靠后的骨骼,为跟腱止点提供杠杆臂,正常跟骨的高度、宽度和结构使其能抵挡高张力、弯曲力和压力,跟骨缺损无疑将严重影响足部稳定及足弓的弹性功能。跟骨的解剖结构复杂,重建较为困难,目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是带血管的骨瓣移植。但是选取哪种骨瓣更合适,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拟用有限元方法在足骨骼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评价髂骨、腓骨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结果:随访22例,随访率84.6%,最长随访时间为9年,均存活。术前均行B超检查,B超联合CT+MRI+PET-CT检查1例,虽倾向于炎症,但仍无法排除胆囊癌,B超联合CT+MRI检查4例,2例排除胆囊癌,B超联合CT检查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