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的ECAP挤压变形及其组织超细化的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全球华人先进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cazr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qual-Channel Angular Pressing简称ECAP)可实现块状材料组织超细化(晶粒尺寸小于1μm)及表现出独特的物理机械性能而引起广泛的研究.使用低碳钢Q235钢进行ECAP室温挤压变形1-11道次,实现了Q235钢的显微组织超细化,制备出超细晶材料,并且在温度500℃退火60分钟仍可保持组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平均晶粒尺寸在0.4μm-0.6μm之间.
其他文献
选用生产应用上常用的含铬4﹪左右的低铬合金白口铸铁和含铬15﹪左右的高铬合金白口铸铁,用不同量的1#稀土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对低铬和高铬合金白口铸铁的可锻性以及稀土对其热塑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低铬合金白口铸铁在800℃~1090℃,高铬合金白口铸铁在850℃~115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可进行大变形量的锻轧加工,低铬合金白口铸铁比高铬合金白口铸铁具有更高的热塑性,而
本文在数值模拟挤压过程基础上,优化挤压成形工艺参数,通过严格控制毛坯形状以及成形温度,不仅可降低成形力,而且可明显细化晶粒.金相分析证明,新工艺具有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成形精度高等优点.
本文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建立型材挤压模具的数学模型,利用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模拟获得神经网络 的样本信号,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利用神经网络函数副近功能,以U形铝型材在挤压工作带出口处具有最均衡的轴向挤压速度为目标,最终对U型铝型材挤压模具合理模孔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优化结果是有效的.
在棒料高速精密剪切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液气驱动高速精密棒料剪切机.通过对剪切机的结构设计和液压系统的设计等若干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以期促进这种棒料精密剪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
以某双锥壳体的成形工艺为例,应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技术,对某挤压成形工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从挤压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出发,着重分析了毛坯尺寸参数对其温冷挤压成形的影响.为优化此类零件挤压成形工艺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用精密成形的方法——冷挤压工艺,将汽车用复杂齿形件的型腔及齿形挤压成型无需再机加工,而其余部分净成形或留少许加工余量即可达到零件使用要求.模具寿命高,生产效率高,特别适宜大批量生产.
常规电镦工艺依靠经验来确定各工艺参数.而这些参数多为恒值,在镦粗过程中不能实时调节,因而不能实现代化控制,产品质量不易得到保证.本文介绍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型电镦机.讨论了电镦速度、加热电流、镦粗压力等主要参数的控制方法,提出为保证正确的外部形状的"球形镦粗法"以及确保其内部质量的温度控制方法.
研究了直齿圆柱齿轮的冷精锻过程,分析了毛坯形状、模具结构等因素对齿轮成形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模数、高厚度的圆柱直齿轮室温精锻成形的关键是齿腔的完全充满,改变毛坯的形状对齿轮的填充性影响不大,通过改进模具结构可以在适当的变形力下,保证齿腔的填充.
塑性微成形工艺是微型机械系统结构元件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以塑性变形方式生产毫米到微米量级微型零件的技术方法.本文以塑性微成形工件尺寸微小化后尺寸效应的本质性特征为基础,讨论了材料流动规律的尺寸效应、成形过程中的接触摩擦问题、温度效应、工件的尺寸精度和成形设备选择等工艺技术问题,分析了塑性微成形工艺的一些基本特点,进一步指出了塑性微成形技术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介绍了2001年由日本NICHIDAI公司组织的国际精锻培训的内容,着重于其中一项,即模具制造工艺,包括工艺流程及其所应用的先进的制造技术、设备及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