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营造实验课程教学中的若干启示--以景观专业10级一组学生作品为例

来源 :第五届城市与景观“U+L 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造实验是建筑、规划和景观三大设计类专业里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先是对营造实验课程作业的制作范围与实验目的进行了一定的阐述,然后以景观专业2010级的一组学生作品为例,着重阐明这些年来关于营造实验课程教学在探索创新等环节所带来的几点启示: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并由问题来构建造型,亲自设计、亲自参与、亲自实践,尤其是在实践环节使大家意识到有些问题并非是方案之初所呈现出来的,而是随着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浮出水面,而且这些问题又对方案的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形成方案进阶优化的突破点。并在营造实验教学成果里应用量化与组合思维,用设计到位的细部节点来完善建筑营造实验作品,塑造多元功能可变式的设计发展观。
其他文献
鲁克沁中区超深层稠油常规注水开发后由于油水黏度比大,平面、剖面注水矛盾严重,注入水单向突进现象严重.采用分层系开发、分层系注水、精细注水、化学调剖等开发技术对策,平面和剖面矛盾不断改善,水驱动用程度不断提高,从2008年的17.1%提高到目前的40.9%,地层压力逐年恢复,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机理分析表明,由于油水黏度比高,见水后流度比即大于1,而且随着含水上升,流度比上升迅速,稠油注水的指进、
为了稳定原油产量,解决控制中后期开采原油含水量上升等油藏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三次采油技术应运而生.其中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能够通过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的提高,驱油剂的原料、合成工艺等都需要技术革新,以降低对环境的损伤.HL-1型环保驱油剂利用资源丰富的天然可再生的油料,通过适当工艺合成出三次采油用的高性能驱油剂;该环保型表面活性驱油剂具有一定的碳数分布,
稠油大排量开采,是塔里木油田的一项技术空白.为扭转这一局面,采油开发人员开拓思路,创新机采工艺,形成了稠油电泵双管采油技术,既可以增加产油量,又不存在喷嘴堵塞的问题.塔里木油田某并是塔里木油田乃至全国第一口双管电泵采油井,该井的成功投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低压稠油井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丰富了塔里木油田的采油工艺.稠油电泵双管采油技术在经济效益、工艺设计、施工难度及作业水
热触变流体是一种黏度随蒸汽窜流温度升高而快速升高直至失去流动性,当生产时温度降低又可变成黏度略高于水黏度的特殊流体,它具有智能性、可逆性,因此特别适合于蒸汽防窜.将这种热触变流体和一些常规蒸汽防窜剂注入地层,它会优先进入大孔道,当遇有窜流的蒸汽时,热触变流体温度快速升高,失去流动性,使窜流蒸汽得到有效控制,蒸汽将进入含油饱和度高的中低渗透层,提高蒸汽的波及体积和热效应,改善层间矛盾及蒸汽的开发效果
介绍了稠油化学吞吐降黏的作用原理、工艺过程及渤海南堡35-2油田B1井基本情况,总结了B1井原油与化学吞吐剂的适应性评价过程,在此基础上,对B1井进行了化学吞吐降黏现场试验,且获得了成功,同时对现场降黏效果和油井增产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B1井吞吐降黏为该项技术首次在国内海上油田成功应用.
本文以风城超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浅层超稠油开发规律及特征,得到了以下结论:(1)受风城地区原油豁度高和储层物性的影响,蒸汽吞吐表现出生产时间短,周期内递减快,周期间先升后降的变化特点。(2)超稠油油藏开发要以控制合理采注比(合理值为1.0-1.2)为核心,针对风城地区低采注比的状况,如何提高油井排液能力,降低地层存水,是优化注汽和其他配套增产措施的主要考虑方向。(3)应用适应性的工艺技术改变
伴随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蔓延扩张,为了恢复城市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提出不同发展理念,倡导城市土地高效、集约、混合使用.我国出于保护耕地,缓解人地矛盾的目的,非常重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厘清各国相关理念的关系,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实践进行了评述,最后提出目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在于政策研究不足,评价指标体
后工业景观设计是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步兴起,9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一个景观设计领域.伴随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逐渐衰微,产生大量工业废弃地和废置工业设施.这些国家在对工业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和景观再生的同时,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就地取材,转换设施功能,人性设计,弥补场地缺陷,逐渐形成一门具有特定对象的景观设计门类和一套相对完整的景观设计理论体系.
笔者应用实地调研的方式,结合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对龙现古落村和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具体全面的考察.着重于观察两者之间的关联共生性遭到破坏后所表现出的现象和问题,即人口凋零、田地处于半荒芜状态;并寻找产生这些问题的背后的原因,可归结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最后,提出笔者自己的保护和发展建议,包括加大农业文化遗产和古村落保护宣传、社会各方的支持力度的提升、建立"龙现"国际稻鱼品牌、深入挖掘古
本文从加拿大的国家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加拿大遗产河流保护的发展历程、保护方法、和相关法规.加拿大遗产河流保护体系涵盖了组织者、政策法规、数据库、短期的行动计划和会议活动等内容。其中组织者统领协调,政策法规明确行为规范和惩处措施、数据库落实遗产河流信息、短期行动计划给予短期的工作重点、会议活动则起到了遗产河流保护国际交流和紧扣遗产河流保护发展前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