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产菝葜类8种药用植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分析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TLC法及RP-HPLC法分析贵州菝葜属(Smilax L.)及肖菝葜属(Heterosmilax K.)等8种常用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薯蓣皂苷元。 方法:TLC法采用硅胶G板,以环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进行定性分析。采用RP-HPLC法测定8个品种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条件为依利特HypersilODS2色谱柱(5um,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76:24),流速1.0mL·min-1;榆测波长203nm,柱温30℃,薯蓣皂苷元理论踏板数不得低于4000。 结果:薄层鉴别中仅有3个品种含有薯蓣皂苷元,即短梗菝焚,黑叶菝葜及小叶菝葜;而在此色谱条件下,薯蓣皂苷元在0.010525μg~2.10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0.4%(RSD=1.85%)。8个品种中含测结果为,黑叶菝焚的薯蓣皂昔元含量最高为0.15%,而土伏苓,柔毛菝焚,托柄菝葜,短柱肖菝炱的薯蓣皂苷元均未检测到。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法及RP-HPLC法简单易行,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均可作为菝葜类药材内在质量控制方法,也为贵州本类药用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草珊瑚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和MCI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对草珊瑚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利用各种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草珊瑚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是白术内酯Ⅳ(1),银线草内酯E(2),银线草内酯F(3),dihydrovomifoliol(4),金粟兰酮E(5),8β,9a-dihydroxylindan-4(
本文结合UPLC法从生物热活性角度,探讨用微量热法测定中药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的可行性,旨在弥补单纯化学方法难以伞面反映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检测的不足。以银黄片为模型药,考察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溶出介质中,不同溶出时间的银黄片溶出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热曲线特征谱图,得到一系列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创新性地首次提出基于生物热活性所得银黄片的累积溶出度,并与UPLC法
目的:建立连钱草中熊果酸与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钱草中熊果酸与齐墩果酸的含量,依利特C18柱(4.6 mm×25 cm,5 μm)为色谱柱,甲醇-0.05 M磷酸二氢钠溶液(87:1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熊果酸与齐墩果酸的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分别为1.36μg~8.18μg(r=0.9993)与0.21μg~4
目的:探讨蜈蚣藻多糖(GFP)的抗肿瘤作用。方法:观察GFP对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应用MTT比色法测定GFP对HUVEC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Millicell小室测定GFP对HUVE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ECMatix胶测定GFP对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 80mg.kg-1GFP明显抑NS-180肉瘤的生长作用,抑制率为51.996;GFP在5、10、20、50、100m
芥子碱广泛分布于十字花科植物中,大量文献报道具有降血压、抗衰老、抗辐射等生物活性。本文对其资源分布、药理活性及制备方法等方面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目的:研究半红树植物海芒果叶中的有机酸类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芒果叶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间羧基苯乙酸(1)、对羟基苯甲酸(2)、原儿茶酸(3)、对羟基桂皮酸(4)、间羧基苯甲酸(5)、香草酸(6)、丁二酸(7)。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目的:建立测定白芷提取分离物中欧前胡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柱,流动相O~6min甲醇-水(65:35),6:10~15:00min甲醇-水(55:45),15:10~25:00min甲醇-水(65:3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02nm,柱温为室温。结果:欧前胡索在66~330μm/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线
目的:对三个主产区内不同树龄山茱萸药材中鞣质进行测定,了解不同产区内鞣质含量的差异且不同树龄对山茱萸鞣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合干酪素法测定山茱萸药材中鞣质的含量。结果:三个主产区内山茱萸鞣质的含量差异较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鞣质的含量变化规律也比较一致。结论:对山茱萸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目的: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的角,为传统名贵珍稀中药材。近年来发现风化(柴性)羚羊角充斥市场,危害较大。然而有关柴性羚羊角的生药学研究至今未见文献报道,故我们对羚羊角、“风化性羚羊角”的鉴别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分别采用性状鉴别、红外色谱法对“柴性羚羊角”进行研究。结果:“风化性羚羊角”与羚羊角的性状特征、红外光谱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从药材形态及所含物质基础
目的:建立铁皮石斛规范化、产业化生产基地。方法:(1)观察与描述原植物形态特征;(2)以优良植株的茎段为外植体,运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建立铁皮石斛无性快繁体系,并研究探讨纳米材料TiO2、SiO2及TiO2-SiO2组合对铁皮石斛离体再生培养的影响:(3)研究探讨移栽基质与移栽方法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的影响。结果:(1)初步将铁皮石斛归为软脚与硬脚;矮杆种与高杆种。(2)建立了铁皮石斛离体再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