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生活学习即游戏--亦庄实验小学“全课程”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引发的思考

来源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亦庄实验小学"全课程教育实验"所呈现的教育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揭示出什么是"全课程"以及全课程教育是如何在学校实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并由此提出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教育实验对当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应有启示.
其他文献
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以反"四风"的方式反对腐败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赢得了党心、军心和民心.习近平青少年时期饱尝劳动艰辛的特殊经历和党的十八届政治局常委多数成员(5位)有插队知青劳动经历,为他们达成以反对不劳而获为本质的反腐败共识和形成认真、带头、科学、彻底和长期反腐败重大决策奠定了重要经验和思想基础.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劳动和劳动教育工作,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劳动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四风"中的享乐主义、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是学校特色定位的统领性的指导原则.学校特色建设的内涵与目标应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才能确保特色建设方向的正确性与校本性.北京市普通高中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途径分别为基于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基于学校领导与师生发展特点与需求、基于校名或地域特点等三种途径;学校特色建设中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可从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等四个层面来进行.总体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被认为是继政府于1995年启动的高等院校"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211工程".在该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现实出了典型的政策断裂与政策同型现象,还表现出了突出的几个导向性方面的问题.
减负已成为推动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学生课业负担成因有多种因素,其中,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要在家长的期望中完成校外的学习内容,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聚焦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现状对家长的调查问卷分析,从家长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感受,家长认为造成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因",家长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满意程度等方面状况,对家长视角下学生作
本调查针对北京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客观状况、教师对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主观感受、以及教师压力对学生课业负担的影响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认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表现不明显,但教师对学生课业负担现状的认可程度不高;教师认为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且课业负担地域差异较为明显;此外,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来源在于以考试及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育人模式,教师的压力转嫁也
本文以某个国家级重点课题为例,剖析了原子论思维方式的根子;并列举了原子论思维方式,在重大教改研究中的诸多表现.这类重点课题,往往也是战略或大战略研究,但原子论思维方式,不能与事实现况对接,不能揭示实际真相,反而带来理论和实践误导.学习力的探讨,目前几乎变成一种玄学探讨,而且其简单类比,也抹杀了中小学教育对象与企业管理对象之间的必要差异.这种学习力的深层价值观其实是一种机械论价值观,依然把学生当成一
本文将我国初中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管理体制、结构、综合课程三个国家方面与部分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认为:1、在课程管理体制方面.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既与国际趋势相符,也适合本国实际情况.2、在课程结构方面.我国的课程体系开始重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由于社会大环境中升学导向思想的影响,使得部分设置流于形式.3、在综合课程方面.我国仍需结合国外经验与本国实际,继续探寻综合课程建设的最佳切适度.
2014年海淀区"小升初"途径依次为:特长生、第一次派位(推优生)、公办住宿校招生、民办校招生、九年一贯制入学、第二次派位.而在海淀区被公认的最好的中学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学、首师大附中等从来没有参加过小升初的电脑大派位.如此一来,想要上这些市重点中学,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是重中之重,有文体类的特长也是众多家长的必然选择,这就造成了课外培训机构的火爆,有着优秀的教师资源的海淀少年宫
1970年以后乌龙茶成为日本颇有名气的茶叶,目前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明代一般饮用散茶,将散茶冲泡在茶壶里饮用.因为人们认为宋代的固体茶并不好喝,所以开始追求味道香醇的茶叶.他们认为上品茶必须具备宜人的香味,所以从炒青绿茶的松罗茶开始不断试验改良.从16世纪到17世纪,终于发明制成了散发出幽兰般香气的茶叶.最初在销往欧洲的茶叶之中,绿茶数量最多,但到了18世纪后期,发酵茶的出口数量已经超
教师被动地成为深化课改的瓶颈,师本课程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提出了师本课程的概念,澄清了一些误解,构建了师本课程的概念体系,以期破解深化课改阶段的现实难题.概念体系包括九大构成要素(课程意识;课程理念;课程理解力、领导力、执行力;文化整合能力;身教;勇气;课程资源的理解和处置能力;语言转换能力及其引导的对话机制;关注教育现场的内心意识和能力),两大价值追求(他足性和自足性),三种主要课程行为(对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