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南部寒武系Ajax组黑珊瑚化石的发现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mao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珊瑚是一种主要生活在深海的六射珊瑚,与其他六射珊瑚的不同之处在于(1)其珊瑚虫具有六个触手;(2)群居生活;(3)具有灰色或黑色的几丁质骨骼.黑珊瑚唯一已知的化石记录来自于中国南部湖北省早奥陶世分乡组(470 Ma).本文我们报告了来自南澳大利亚寒武纪阿加西组(约515Ma)的黑珊瑚化石星射狼牙棒虫(Kanabopathes stellatus gen.etsp.nov).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处青藏高原南部,标志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保留了大量新特提斯洋的演化信息.缝合带内断续分布蛇绿岩的南北两侧出露有大量的深水沉积硅质岩,而放射虫作为其中唯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化石,可以为蛇绿岩提供重要的时代约束,对于认识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Chen et al.,2019; Xu et al.,2019;Ziabrev et al.,2004).由于自然环境和交
The branch intrusion of the Kuroshio Current(KC)into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SCS)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emperature,salinity,circulation,and eddy generation.However,the study of Holocene hyd
早白垩世晚巴雷姆期至晚阿普特期,全球的板块体系和海洋-气候系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这一时期,“黑色页岩”在全球广泛出露和分布,在藏南岗巴地区这套地层被称为岗巴东山组。本文通过使用浓度为3-5%的氢氟酸,首次在这套地层中获得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有孔虫实体化石。
会议
Mongolitubulus 是传统早、中寒武世全球广泛分布的表面具装饰的管状棘刺状磷酸钙质壳小壳化石,管体通常与母体分离保存.模式种Mongolitubulus squamifer 在寒武系第二统第三阶出现延续到苗岭统底部,在全球范围广泛分布.根据鳞片形态及排列不同,Mongolitubulus 属已建立9 个种,其中大多数的种已确定其与高肌虫的亲缘关系,Topper 等(2013)为这些具棘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