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PM2.5演变的全球格局(1998-2015)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2017)学术年会主题专场:全球城市史:环境、城市网络与空间生产暨第三届全球城市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全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的城市化.同时,PM2.5污染加重,并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的社会问题.城市化转变了城乡地域系统内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这必然改变PM2.5污染源(工业、交通、建筑、燃煤等)并影响其污染强度.基于1998-2015年的全球城镇化数据与PM2.5数据,本研究分析了全球城镇化与PM2.5污染的演变关系.结果发现:(1)高城镇化水平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及大洋洲,其PM2.5浓度普遍较低,而东亚、南亚及非洲大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低,但其PM2.5浓度较高;(2)1998-2015年间,全球平均城镇化水平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而PM2.5浓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3)从不同城镇化阶段的国家来看,城镇化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30%)国家及成熟阶段(城镇化水平>65%)国家平均城镇化水平增长较缓,城镇化过度阶段(30%<城镇化水平<50%)国家及爬升阶段(50%<城镇化水平<65%)平均城镇化水平增长较快,而城镇化初级阶段国家及成熟阶段国家平均PM2.5浓度增长较快,城镇化过度阶段国家及爬升阶段平均PM2.5浓度增长较慢;(4)4个城镇化阶段国家城镇化水都有提高,而对应的PM2.5浓度也呈总体上升趋势,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符;(5)双变量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东亚、南亚及非洲南部大部分国家位于第一象限,即属于城镇化增长快PM2.5污染增长也快类型,非洲西部、南美北部大部分国家、墨西哥、西北欧等部分国家属于城镇化增长快但PM2.5增长慢类型,美国、加拿大、南美南部国家及欧洲中部大部分国家属于城镇化增长慢PM2.5污染增长也慢的类型,中亚、俄罗斯、西亚与北非的埃及、苏丹等国家、以及莫桑比克海峡西岸国家属于低城镇化增长高PM2.5增长类型,而东亚与南亚大部分国家表现为显著的高城镇化增长高PM2.5增长.
其他文献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现存有众多的海丝文化遗产.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推动海丝申遗.加强海丝立法,建设
丝绸之路的东端在洛阳,隋唐大运河将其延伸到了扬州.本文首先概述了扬州蜀岗古代城址、蜀岗下唐至明清时期城址的城池与历代相关运河的关系,认为扬州城的出现、发展及不同时
文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灵魂,博物馆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可以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所带
城市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在今天时时引发热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经典论述成为
当前城市遗产保护中,保护理念在逐渐改变,本文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与遗产的关系应用入手,分析日常生活与城市遗产的交互性,从而得出遗产应具有公共性和公开性,在公
近代上海的人物雕塑属于纪念性雕塑,它们与特定的公共空间相结合,产生特殊的空间意象,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本文以李平书铜像为例,细述其空间变迁的经历,从铸造者、竖立者、
亲王府作为王府建筑等级制度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制,其在保护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了解阿拉善历史信息,分析阿拉善亲王府的建筑结构特色以及亲王府建筑在不同时
尽管盟国在1945/46年处理战后回迁德国的德意志难民时,曾明确要求避免出现来自同一地区的难民人口聚集,但在实际安置过程中,德国地方行政当局很难规避这一点——在巴伐利亚,
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依靠地方士绅群体,现代社会的村落复兴与乡村精英有着密切关系,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村落的经济建设、公益活动、文化传承等方
文化记忆是社会的超长期记忆,是理解历史的极佳切入点,同时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这一主题,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是城市文化抽象概念的具体空间形态上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