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量随机效应模型及其SAS实现

来源 :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vk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介绍多变量随机效应模型及其参数估计,促进其在多个阈值诊断试验meta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对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扩展和延伸,构建多变量随机效应模型,采用最大似然法,并利用SAS中的PROC NLMIXED过程进行统计实现.结果:采用多变量随机效应模型可得到每一阈值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及曲线下面积AUC等评价指标.亦可绘制SROC曲线及其置信带、预测带等.结论:多变量随机效应模型能够充分利用各研究的原始数据信息,得到稳定可靠的结果,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赵教授治疗烦躁的用药规律.方法:对209例烦躁患者的证型、处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出常用药的频次、常用量,组方以及临床对证加减.结论:赵教授以肝为中心,创立了两纲、四型、十六证的刚柔辨证论治体系来指导烦躁的治疗用药.
本文从介绍心身疾病及循环系统心身疾病特点入手,以冠心病与心脏神经症为例,首先从循环系统疾病其发生发展,在其诊断总结出赵志付教授心身合参、刚柔相济的诊疗原则;其次从病证结合角度,针对疾病与情志因素关系的不同,提出心身同治却不拘刚柔的诊疗原则;最后强调了治疗上结合心理疗法进行心身同治以同调阴阳.后附医案一则,以供参验.
失眠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对本病治疗存在药物副作用大且依赖性明显等不足.中医学从阴阳失调的角度把握和认识本病,疗效显著.笔者跟随赵志付教授临证,观其以刚柔辨证理论指导失眠的治疗,收效颇丰.赵教授认为失眠其病位在肝,而旁及心、脾.在治疗上认为应以刚柔辨证理论指导中药汤药为主.笔者总结了赵教授治疗此病刚证患者与柔证患者各一例,体现其心身同治的特点.
本文对导师赵志付教授治疗心身疾病有代表性的、常用药对进行整理,并将其适应症以及病机等进行阐述,总结归纳了白芍、丹参、炒枣仁、柏子仁;龟板、怀牛膝;炮姜、肉桂以及桑叶、菊花四组药对.对于我们学习、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大有裨益!
赵志付教授在治疗心身疾病上有一套独特的"刚柔辨证"理论,尤其在治疗神经性耳鸣有自己的经验总结和独到见解,并且临床疗效显著.
赵志付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著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我国中医心身医学学术研究先驱之一,其秉承董建华教授、欧阳琦教授学术思想,临证四十余载,提出中医刚柔辨证体系.笔者在跟随赵志付教授随诊过程中,遇一肥胖症病例,运用赵教授创立的刚柔辨证方法进行辨证治疗,根据"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理论,对此肥胖症辨证为刚证,责之肝胃,用黄连解毒汤、栀子豉汤等加减以疏肝泻火、清热解毒、清心除烦,用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与药物治疗对抑郁症不同症状的疗效差别.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选择符合ICD-10PHC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轻中度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五脏俞加膈腧针刺治疗,对照组为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总分及各因子分的变化.结果:8周后针刺组痊愈率为33.3%,对照组西酞普兰痊愈率35%,两组间统
近年来,世界心身医学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建立了心身研究诊断标准,意味着可以使用多轴标准来同时诊断疾病。同时在从社会心理角度研究内分泌疾病、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心理因素与性功能障碍、肿瘤疾病、心脏病、皮肤病等病证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广义加性模型对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研究的可行性.方法:从天津银海2003-2007年住院参保人群资料库中抽取诊断为白内障的5030例患者,采用S-PLUS6.2与SAS9.2对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广义加性模型拟合.结果:该模型揭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有医院级别,参保年度,人员类别,年龄,住院天数,耗材比例,其中年龄,住院天数,耗材比例与住院费用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结论:广义加性模型不需要模型的线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遭受婚内性暴力的发生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中等经济水平的九省市调查已婚育龄妇女是否遭受婚内性暴力及相关家庭和个人基本情况,结合各省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资料,运用多水平分析方法探讨婚内性暴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12194名已婚妇女中有18.5%自诉遭受过婚内性暴力,妇女婚内性暴力存在地理差异并与各省文化发展水平、家庭收支状况、生育状况、城乡居住地、就业状况和抽烟与否有关.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