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孢节丛孢的比较基因组和捕食器官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捕食线虫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它们能通过菌丝特化形成多种类型的捕食器官捕捉线虫.寡孢节丛孢是研究捕食线虫真菌和线虫相互作用的模式真菌,它在线虫的诱导下能形成三维菌网捕捉线虫.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测定了寡孢节丛孢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和其它子囊菌(包括病原真菌和非病原真菌)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寡孢节丛孢的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特有基因(53.64%),它和病原真菌的直系同源基因数目(961)远远多于与非病原真菌的直系同源基因(112).同时,在PHI-base数据库中鉴定得到398个致病相关基因.蛋白质组学和Real 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在线虫诱导的条件下,参与蛋白质翻译、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细胞壁合成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说明在捕食器官形成过程中真菌的代谢过程非常活跃.同时多种信号途径和参与能量代谢、细胞壁合成、粘性蛋白合成、甘油合成、过氧化物酶体蛋白合成和细胞分化等生物学途径被激活,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首次从分子水平提出了寡孢节丛孢捕食器官形成的机制和模式.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机制,我们对参与能量代谢的乙醛酸循环的关键酶苹果酸合成酶和部分过氧化物酶体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敲除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敲除对寡孢节丛孢捕食器官形成的数量和侵染线虫的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捕食线虫真菌的侵染线虫的机制奠定了关键的基础.
其他文献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隶属于担子菡纲(basidiomycetes),同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ricales)、鹅膏菌科,草菇属.已报道的草菇是初级同宗结合真菌,大
会议
  玉米大斑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玉米病害,每年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威胁。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玉
会议
一颗卫星的仪器,一点太空的魔术,能否改变世界?能否改变历史进程?神秘的反导卫星已经开始战斗值班……它会超级读心术吗?让对手们猜谜去吧!科技就是力量!英国科普作家、静止轨道发明者阿瑟·克拉克曾经说过:"任何非常先进的科技,初看都与魔法无异!"有效载荷听起来似乎很复杂,实际上它就是各种科学仪器。如果把卫星平台比喻成一辆汽车,那么有效载荷就相当于乘客、货物和消防设备等。有效载荷是专用系统,卫星的用途和功
期刊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树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显著抗癌效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天然抗癌药物之一.但因资源匮乏,单纯从含量甚微的天然红豆杉植物中提
会议
3颗恒星的星系rn太阳是一颗孤独的恒星,在它身旁的4光年之内都找不到其他的恒星,只有很多行星在同一个平面上运行.其实,太阳是宇宙中的一个特例,现在大家都知道宇宙中多数恒
期刊
  为了证实从墨兰野生状态下分离的丝核菌可为墨兰提供营养,探讨墨兰地下营养根的形态解剖结构及菌根真菌在菌根内的分布和消长状况,为菌根真菌与墨兰共生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
会议
如果有人蒙住我们的双眼,并递上一束玫瑰,我们虽能闻到诱人的芳香,却可能说不出它是什么花.那么,人工智能能不能根据花香识别出它是玫瑰?灵敏的嗅觉对未来的人工智能意味着什
期刊
  植物内生真菌广泛分布于植物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与宿主植物长期共处,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特殊的关系.栽培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相关研究研究起步较晚,
会议
  随着基因扩增技术和测序方法的成熟,在分类学上产生了一种崭新的物种分类手段——生物DNA条形码技术.DNA条形码是通过一个短的基因片段(500-600 bp),实现对物种的快速、
会议
20世纪90年代,喝牛奶在国人看来还算是稀罕事,现如今早己成了生活中的寻常事.无论是为了强身健体而补钙,还是为了补充优质蛋白质,牛奶绝对是不二的选择.尽管如此,伴随着牛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