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型术并文献复习

来源 :第六届全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基底动脉及其穿支动脉的解剖结构和基底动脉狭窄血管成型术对血管内膜的损伤与修复过程的研究,可进一步明确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适应症的选择、方法及预后,从而提高技术成功率。方法:报导2例基底动脉狭窄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围手术期的处理及结果。结果:l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恢复好,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另l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2个月后突然出现头晕呕吐,复视及共济失调等症状,脑血管造影复查显示小脑后下动脉以上基底动脉显影差,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高粘血症,C反应蛋白增高,给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支架网丝一般不会堵塞其开口,因为如果网丝覆盖穿支动脉开口50%,穿支动脉仍会保持通畅,堵塞的主要原因为截面积大的支架输送系统通过斑块而导致的栓子移位。而且,由于“扫雪机”效应,也会造成基底动脉穿支被碎片堵塞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另外,直接支架植入术还可造成迂曲动脉的撕裂而引起致命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在球囊成型过程中造成的内膜创伤。
其他文献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的统称。由于五输穴取穴简便,操作安全,适应证广,疗效显著,故在全身腧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深受古今医家之
  马王堆汗墓出土的《帛书》中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可以看作是到目前为止原始的经络理论的发端。《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前后历经数百年,因其对
  灸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外治法之一,常与针刺合称为针灸疗法。灸法拥有悠久的历史。先秦前是灸法的萌芽与初级阶段,唐宋是艾灸兴起阶段,专业性书籍相继问世,明清时期则发展至巅峰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八条不同于十二经脉的经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
  目的:为了针刺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疗效及探讨其对皮脂分泌率(SER)的影响.方法:对60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针刺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8周,对照组单用
  目的:观察临床痤疮患者的发病特点与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将患者根据性别、年龄段、皮损类型及病程分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痤疮就诊患者以女性为主,性别比较
  目的: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作用。方法:对116例行13C尿素呼气试验(C-urea breath test,C-UBT)阳性者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用半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冲、带两脉循行中联络了诸多经脉和脏器,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特点推论其两脉必会主治范围广泛。冲脉从足至头成纵向联系诸经,带脉则横向维系诸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颅内动脉瘤共11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23—65岁。颈内动脉瘤4例,后交
  目的:总结应用3D弹簧圈篮框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3D弹簧圈篮框技术对58例宽颈动脉瘤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将微导管放入动脉瘤囊后,首先将一合适的3D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