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用纤维增强塑料压缩弹性模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来源 :2016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boh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要求,依据ISO604:2002《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测定游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缩弹性模量,对影响游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缩弹性模量测定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量化,得出压缩弹性模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当游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缩弹性模量为1.28×104MPa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0.06×104MPa,其中试验机误差、试样厚度测量对压缩弹性模量不确定贡献较大.
其他文献
介绍了原位聚合法制备密胺树脂包覆次磷酸铝阻燃剂,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径仪、热重分析仪、耐水测试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热塑性聚氨酯(PUR-T)中,考察了其对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覆次磷酸铝阻燃剂的耐水性大大增强,而且阻燃性能良好.
ZB-411是一种硼酸锌化合物,与传统的硼酸锌ZB-2335相比,ZB-411具有较高的分解温度与较高的成炭率.在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溴锑阻燃体系中,ZB-411可以部分替换三氧化二锑,不影响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与电性能.
超临界流体(SCF)微孔注塑成型的泡孔密度、泡孔大小及分布,对成型质量和制品品质影响重大,同时泡孔大小、分布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一直是技术瓶颈和研究热点.采用商品化软件对超临界微孔注塑聚碳酸酯制品的成型工艺与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讨论了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速度、SCF含量等参数对泡孔的直径和芯层相对厚度的影响,模拟发现,高的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速度、SCF含量芯层的泡孔较大.与偏光实验
以剪刀架与磁性嵌件的注塑为实例,阐述不同收缩率的原料在注塑过程中产生的翘曲问题及解决方法.利用Moldflow软件对不同原因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了注塑原料、产品结构、模具结构和成型工艺参数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排除了非主要的翘曲因素,得到最主要的解决翘曲因素的方法即改善模具结构,得到小于翘曲要求的翘曲值.
依据人机工程学理论以及人机交互性原则,结合方向盘设计要求,用CATIA建立三维模型图,对比多种材料的性能参数,运用ANSYS对不同材料的方向盘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结果,保证方向盘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得出合适材料模型.再结合成本以及材料获取的难易以及制作成品的工艺成熟性,选取最优材料来制作.采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制造方向盘,考虑到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采用3D打印机使用ABS工程塑料
注塑件成型时的内、外形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都是很难获得与金属零件高精度要求的.原因一是塑料具有收缩的特性或收缩的各向异性;二是注塑件壁厚不均匀性;三是注塑件的成型加工,即使是应用了机械加工的方法也不能获得高的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而注塑件内、外形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要获得IT6~7级标准公差数值,圆柱度不大于0.01mm精度的要求几乎是不现实的事情.通过应用塑料的成型二次工艺限制收缩特性,解决了这一
针对一种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合金制品——助听器外壳在注塑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开裂现象,基于PC和PET结晶性能的差异,从工艺和设备方面对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原料干燥工艺和注塑温度、模具温度等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大容量注塑机换成小容量注塑机,以降低材料在机筒中的停留时间,同时辅助于适宜的退火温度,较好地解决了助听器外壳的开裂问题,制品的合格率
注塑件中尺寸超厚部分往往是会在产品的表面留下一定的收缩痕迹,影响塑件表面质量.介绍了超厚件的一般定义和常规的解决的方法,结合了两个尺寸超厚的两个实例,提出了零件分解的要点,将尺寸超厚部分做成独立嵌件,将嵌件再放入整体件的模具中一起注塑成型,解决了尺寸超厚部分给塑件带来的收缩痕迹.采用嵌件法对解决注塑件中尺寸超厚部分带来产品表面收缩痕迹有着重要的作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一种线型结构的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它的平均分子量100万以上,因分子量高而具有其它塑料无可比拟的优异的耐冲击、耐磨损、自润滑性、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卫生安全、抗冲击性能在所有塑料中最高,并可长期在-269℃至+80℃条件下工作,被称为"令人惊异"的工程塑料,而且UHMW-PE耐低温性能优异,在-40℃时仍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甚至可在-269℃下使用.
对不同层数玻纤带增强的复合管进行了短期爆破压力测试,并采用力平衡法推导出了纤维复合管在不受温度影响下的短期爆破压力计算公式.短期爆破压力随着增强层层数的增加而增大,比较了两张情况下的短期爆破压力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说明了玻纤带层数的增加可以导致短期爆破压力增大,同时还发现复合管发生的是轴向破坏,内衬层对复合管的爆破压力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