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EST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循环水水质管理应用的可行性

来源 :2015年全国水处理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冷却水占工业总用水量的80%以上,是实现工业节水关键的环节.本文基于"优化用水工艺、简化水管理、节约新鲜水耗、降低运行成本"的宗旨,采用了EST电化学水处理系统,评估其取代传统加药管理水质的可行性.从而在节水、节能、环保、系统化学性质、浓缩倍率以及腐蚀、结垢和微生物等方面实现有效控制,真正的做到节能减排,为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反渗透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由于它与传统的离子交换脱盐技术相比,操作简单,水资源利用率高,运行费用低,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极易受到沉积物的污染,如在膜表面生成CaCO3、Ca3(PO4)2、CaSO4、BaSO4、SrSO4、金属氧化物、硅酸化合物等沉积物,影响反渗透装置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导致反渗透膜的报废,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常用方法是往反渗透进水中加阻垢剂
针对煤化工与电厂浓盐水软化处理本文对错流管式微滤膜工艺和传统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操作要求、自费水量、占地面积、一次性投资、运行费用、出水水质、产水量、设备维护、控制要求进行了详细比较,DF工艺具有明显优势。分析了水的软化原理、工艺流程、运行成本。DF系统不同于其他过滤回用系统,它作为RO系统和EDR系统的前处理具有更高的技术选择优势,因为它可以免去常用的回用工艺流程链上的多套过滤设备,比如沉淀池、
本文采用膜组合法,主要是电渗析与特种膜EDI的组合工艺,初步研究了其对硝铵废水中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其影响因素,对其主要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对电导率水平的考察来表征膜组合法对硝铵废水的处理性能.采用该工艺可将硝铵废水中氨氮去除至5mg/L以下,微酸性条件有利于氨氮去除,最佳操作pH值为5~5.5,且温度并不是影响硝铵废水中氨氮水平的主导因素.本文同时比较了电去离子与电渗析的优缺点.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盐水的制备已成为化学水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应用非常广泛.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制备脱盐水的重要载体,对制水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离子交换树脂的时候,要结合装置的实际情况,在能提高周期制水量的同时也要节约能耗,降低成本.本文总结了D318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代替D301树脂在塔西南化肥厂水处理装置中的实际应用成果,并对比了两种树脂的各项性能,分析选择D318树脂的原因.离子交换树
江苏禾友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友公司)目前具备200 kt/a合成氨,联产80 kt/a联醇的生产能力.2007年禾友公司合成氨生产系统实现两水闭路循环,即造气污水循环系统和碳化、合成氨工艺水循环系统.循环水泵电机启动方式采用直接启动,系统压力为0.4 MPa,从运行来看存在较大富余空间,阀门开启度有20%80%左右,阀门对水有阻挡作用,多消耗系统能量.根据禾友公司的生产负荷,江苏恒丰劲力节能科
云天化云峰分公司合成氨污水装置产品回用水属于中性水.合成氨污水由合成氨厂来的污水,装置现存问题是处理后回用水浊度较高且波动较大(2009年最高78NTU,最低3.9NTU,年平均15.28NTU),限制了回用水的用途.根据公司安排,从2011年通过适当的技术对沉降池、压滤、纤维过滤系统、污水池、控制系统、溶液贮槽进行改造,进一步降低处理后污水浊度,提高回用水的利用率,取得了好的效果.
煤化工厂循环水直接影响到换热器换热效果,从而还能间接地影响到系统负荷是否能够加上满,进而影响正常生产,循环水管线的改造从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大修后循环水对系统的负面影响.
中能公司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设置循环水系统的反冲洗过滤器、稳定加药系统、增配循环水排污至公司污水处理站管线等改造方案,以达到改善水质、节能减排、稳定生产运行的目的.航天炉配套循环水系统自2013年2月改造以来,总体运行良好,水质较稳定。此次技改不仅节约药循环水的运行成本,也促进了公司环保工作的开展,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解决工业循环水结垢、腐蚀、粘泥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行之有效的水质监测手段是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变被动为主动的主要途径,通过水质指标监测、运行监测、控制监测、服务监控等手段,对内可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外可督促药剂厂家提高药剂质量,从而保证水处理效果.
本文介绍水轮机工作原理,及利用水轮机对传统循环水冷却塔进行节能改造的实施内容,总结了改造后的运行效果和特点,提出了改造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