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来源 :第六届全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探讨。方法:86例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8例采用机械解脱弹簧圈(MDS),68例采用电解脱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 coil GDC),其中46例在破裂出血后72小时内获得治疗微导管到位后,根据动脉瘤大小来选择合适规格GDC。动脉瘤大于3mm,一般采用3D。然后由大到小规格填塞,每填塞一枚弹簧圈后,在没解脱前均造影检查,了解是否有载瘤动脉受影响及动脉瘤填塞如情况满意方能解脱。力争使动脉瘤填塞致密。3例多发性动脉瘤和l例合并AVM,同时一次性栓塞治愈。46例出血后早期获得治疗病例,术后腰穿置管引流,并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66例,闭塞90-95%20例,<90%4例(主要是采用MDS)I。出院时优79例,良6例,死亡l例。随访72例6个月一12个月来院复查,行DSA,MRI.A均未见动脉瘤复发,其中5例额叶局部脑组织轻度软化.但无神经功能障碍。3例出院时轻度神经功能障碍恢复,52例行脑血管造影,其中,46例栓塞100%,5例栓塞95%。复查无变化,1例<90%,见动脉瘤残腔无增大。结论:前交通脉瘤只要病人条件允许,首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最佳的方法。而血管内治疗全按照血管解剖途径进行,无须牵拉脑组织,微导管操作轻柔,损伤较小,对人全身干扰小,尤其对Ⅳ、V显示其优越性。特别是对不同侧多发性动脉瘤一次性栓塞治疗。是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的长处。采用GDC栓塞效果好,脑塞并发症少。
其他文献
手三里穴治疗腰腿痛,从古代文献、歌赋,至今针灸教材,临床报道等对此论述甚少。因此本文遐议针刺手三里穴治疗腰腿痛的体会,意在抛砖引玉,望针灸同道们共同探讨以达成共识。因而扩大手三里穴的主治范围。
脑血管性痴呆属“痴呆”的范畴。古代中医虽有痴呆病名,但不能完全与此病相契合。由于脑血管性痴呆发生于中风之后,其病机特点可概括为痰癖阻窍、肝肾不足、心肝火盛。针灸的治疗以补虚泻实为原则,以填精补髓、活血祛癖、化痰开窍、养心安神、醒脑开窍为法。 本临床研究可恢复患者的认识功能,改善智能障碍,能够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DS和MMSE评分,提高患者的智能,值得推广。
火针疗法作为特种针法的一种,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廉、验、便、捷的独到特点。在此,谨以个案形式介绍了围刺法治愈汗证、循经点刺法治愈痹证、散刺法治愈腰缠火丹的临床疗法。
腰椎骨质增生症是老年性组织变性加慢性损伤所致,以腰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疼痛为主要症状,X线初期不显示病理变化,逐渐出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边缘变锐,骨质疏松,椎体可有唇样变。中医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为寒凝筋脉、气滞血疲、经络不通。腕躁针是将人体分为六个区。腰以下病变取踩部的下1、下6,腰椎骨质增生部位为足太阳膀肤经所过。下1、下6按经脉走行是足少阴肾经及足太阳膀胧经所行的区域,针之能疏通此表里经的经气,
机体受到外力(应激源,stressor)作用时,机体所处的一种紧张状态以及所表现的反应,称为应激。针刺、束缚和致病因子对机体而言都属外界刺激因素,即所谓应激源。研究证明,不同应激源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各异,束缚、致病因子可引起机体功能失调,导致疾病,而针刺作用于特定的穴位,则可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针刺防治疾病的作用机制何在?大量的研究表明,针刺防治疾病并不直接作用于致病因子或病变组织,其治疗的重要途径
目前脑卒中后的抑郁症(PSD)已成为阻碍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为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脑卒中患者的l/3。在此类患者中又有90%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其中尤以失眠症居多。我们近年来采用“三才”配穴、联合针刺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
近年,针刺免疫调节机理的研究成为针刺领域的研究热点,而针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体调控学说更为引入注目,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细胞因子、阿片肽和激素很有可能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共同介导物质,对机体进行整体调控,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β内啡肽广泛的参与了针刺对机体的免疫调节,本文将就针刺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垂体、下丘脑β-END的影响进行重点讨论。
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困扰当今医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老年人的睡眠问题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轮班人员的职业性睡眠障碍也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研究这两种不同人群特征、不同患病因素所致的睡眠障碍的异同之处,有助于掌握不同群体的睡眠特征,为改善其的睡眠质量提供帮助。对于针灸治疗的依从性调查,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治疗方案。
腰椎管狭窄症(LSS),系因椎管发生骨性或纤维性椎管狭窄致马尾神经受压损伤,临床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腰痛,或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其中80%由继发性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所致,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症。由于行走和/或站立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采用深刺大肠俞、委中、承山治疗,疗效优于西医常规对照组。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分析其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对84例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微导管选用Tracker、Excel或Prowler系列,栓塞剂选用GDC或EDC。结果:术中发生血管痉挛、血栓形成8例,动脉瘤破裂2例,弹簧圈落入载瘤动脉4例。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结论:娴熟的微导管技术,术前仔细研究动脉瘤结构,全身麻醉及“再塑型”技术的应用是预防和处理术中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