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量表帮助识别心理门诊未能识别心理障碍一例分析

来源 :第22届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年会暨心身医学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_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理量表在识别心理障碍中的重要性。方法 患者,女,22岁,高中,近半年乏力、月经不正常考虑为内分泌失调就诊于内分泌科,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应患者还伴有失眠被推荐给心理专科就诊,但患者本人和家属并不认可患者有心理障碍,后经劝说就诊心理门诊,经心理门诊问诊,认为患者目前情况是由于学习压力大导致,只是有一些轻度焦虑状态,建议放松、自我减压,不用药物治疗。但患者经数月休学、放松调整,症状始终没有好转,再次就诊给予心理量表测评,并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将90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行为治疗(CBT)联合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组30例,单纯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组30例,CBT组30例进行4周治疗,并进行随访,比较三组之间患者主观睡眠状况、神经心理测评量表评分、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的差异,分析讨论CBT及药物治疗对于慢性失眠的有效性,进一步对临床治疗提供有效途径。
目的 以SLE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为例,使用心理学测量工具,量化中医临床"心身一体"实践模式对患者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追溯中医学"心身医学"的学科属性,阐明"心身一体"方式在中医临床实践"理"、"法"、"方"、"药"各个环节的效应。同时,基于传统中医药学、现代西方医学及心理科学的整合,以更全面的思路,探索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在当前中西医并存的临床医疗体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应用MS SQL Sever数据库平台,建立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方法 1、通过设计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基本构架,建立基本信息的采集模块、采用MS SQL Sever数据平台及基于浏览器(B/S)访问模式开发建立睡眠-觉醒障碍数据库,数据库的病例录入部分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等九个模块.2、数据库中病例按照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将睡眠觉醒障碍分为:失眠障碍等,统计分析各类型睡眠障碍疾
目的 探讨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床位和规模相同、工作强度相近的4个封闭式男病区中选取女性护士,以自愿报名的形式参加,共48名女性护士进入研究。男1区和2区护士作为研究组(n=24),其他两个病区作为对照组(n=24),两组护士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夜班数量、收入的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一致性良好。研究组接受为期8周的生活技能训练(Williams Lif
Background Early-onset schizophrenia (EOS) is a demographically and clinically distinct subtype of schizophrenia (SCZ) with more homogeneous phenotypes.Recent studies have indicated a region on chromo
目的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是一种复杂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AAPs)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糖脂代谢的影响逐渐显现,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继而发展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SCZ与T2DM都是有遗传倾向的异源性(多因素)疾病,研究显示5-HTR2
目的 1、分析失眠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2、应用相关量表对失眠障碍患者的的睡眠情况、焦虑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符合DSM-5失眠障碍诊断标准患者201例,同时将110例无失眠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相关量表对失眠障碍患者的的基本信息、焦虑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比较分析失眠组与无失眠组两组之间各量表评分的差异。
目的 观察睡眠剥夺后大鼠中枢神经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及IL-17和Th17细胞的浸润;探究睡眠剥夺后大鼠中枢脑组织中IL-17、TGF-β、IL-6、RORyt、Foxp3等相关细胞因子DNA的变化。通过探讨睡眠剥夺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炎症反应的变化,进一步探究睡眠剥夺后机体及脑的免疫损伤及机制。
目的 研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07月-2015年10月就诊于神经内科门诊的12930例患者为入组对象,经出诊医师接诊行神经心理测定检查,由专业医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进行评估,记录评估结果,并统计检查者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
目的 观察躯体症状障碍患者伴发睡眠障碍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心内科躯体症状障碍患者大多伴有入睡困难、失眠、早醒、易醒等睡眠障碍,这些症状大多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有关,影响了患者其他躯体症状的改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有诸如依赖性、宿醉感、依从性差等常见副作用。本研究使用躯体症状量表(SSS)识别患者的睡眠障碍,对于有睡眠障碍患者采取抗焦虑抑郁药物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