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志书中运用照片体裁的几个问题

来源 :2013年山东省全省方志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o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规定,述、记、志、传、图(照)、表、录、索引为地方志书基本体裁.目前,"照"体裁在地方志中的运用,尚处于自发而非自觉状态,不少志书中照片使用甚为杂乱,应当引起方志界的重视. 笔者认为,"照"作为志书的一种基本体裁,应包括照片、图注、编排3个组成部分;"照"是志书中一个独立的记述单元,应当按照志书的"著述性"要求进行编辑;"照"是志书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段,要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编辑业务规范."照"体裁的运用,要坚持志书的资料性特征,研究和处理好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体现地方志"求真存实"本质要求;要坚持志书的著述性特征,研究和处理好照片与图注文字的关系,使两者融合为一个独立的著述性单元;要坚持志书的整体性特征,研究和处理好"照"体裁与其他体裁的照应关系,合理编排照片的位置、形状、尺寸以及图注.本文仅就照片作品的流派、视角、景别选择,图注的撰写,以及照片位置、形状、尺寸的编排等做一浅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轮廓设想.
其他文献
本文以条陈形式,详细叙述了夏津旧志整理校注的缘起,介绍了夏津县保存的5本旧志,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论述了在旧志的校注整理过程中的难易及得失.
在开展地方志编纂工作中,努力做好资料工作是重中之重.资料是修志的基础,是志书的生命.资料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志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修志的成功与失败.
随着越来越多二轮新方志的出版,认真细致地研究已经出版的新志书将成为提升二轮志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第二轮新方志编修中,社会部类的编修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笔者总结梳理了方志界关于社会内容的研究成果,又经过广泛的调查统计,分析了二轮志书社会内容的编修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实践所得,提出了几点建议.
《茌平县村庄志》作为茌平县第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村志,记录了茌平县村庄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各村的情况简介与特色、经济发展状况、人文精神的体现、注重生态文明和拓展人物入志五个方面进行编纂.
本文结合省、市专家对二轮《莘县志》稿的评审建议和自己对志稿的学习与评议,对二轮县志编纂中篇目设计、资料选录、表格运用以至修志队伍建设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论述并探讨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提高二轮志书的编纂质量和水平.
本文从地方志的发展的过程探讨了地方志属性的发展变化.分析地方志的引用情况,展示了地方志史料价值的变化.对史地关系和史志关系进行了反思,揭示了方志学相关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的业务工作和业务学习中的体会,论证地方志与历史学研究不可分割.最后指出:地方志工作者应该立足于修志工作努力学习历史知识.这样就能在不断提升地方志工作水平的同时,能为史学发展多做贡献.
本文围绕二轮志书编纂,对地方特色的内涵从地方特色、时代特色,专业特色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分析了新方志在地方特色方面优长与不足,在新方志如何把握地方特色,突出地方特色这一命题上,作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以期为史志同行志书编纂提供借鉴。
地方志书横集百科,包罗万象,涉及各行业、各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研究把握好地方志书编纂的方法步骤,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应向有关领导汇报好,争取领导的支持帮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严谨的实施方案;召开一次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和材料人员参加的动员会;搞好业务培训等等。
志鉴编纂中,一些常用的词句往往不能引起重视,从而影响整部书的质量.此文列举了"来""到""在"的区别及使用;"视察"与"考察"的区别及使用;"前"与"原"如何使用;国家行政机关名称的规范使用;英语简称的使用,在志鉴编纂中更加注重细节,确保出精品.
《淄博市志(1986-2002)》在编纂过程中,突出体例创新,注重难点、敏感问题的记述,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将质量意识贯穿于志书编纂全过程,促进了志书整体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