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构型变化的高灵敏微囊藻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加重,导致蓝藻水华频繁发生,其产生的微 囊藻毒素(MC)对人类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国内外在已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各种不同的检测MC的思路和方法,各自均有优势和劣势[1]。虽然在 水中总MCs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的选择上,研究者尚无一致看法,但是寻求一种更 为简单、快捷、灵敏、经济的检测方法仍是研究者们探索环境水体中MCs检测方法的共同目标。DNA传感器是基于DNA分子相互作用原理设计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检测 技术,与前面所提到的MC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单等优点;且DNA传感器与 其他生物传感器所用的酶和抗体不同,DNA分子识别层十分稳定,易于合成或再生, 能重复使用,所以DNA传感器在基因分析及其他应用领域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 值[2]。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DNA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广泛用于分子 水平逻辑门的构建、金属离子的高灵敏检测和DNA功能化的调控[1]。由于金属离子调控形成的双链DNA (M-dsDNA )具有与正常dsDNA相似的二级结构,人们尝试研究并证明M-dsDNA 在其相应的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具有与正常dsDNA相似的催化、复制等功能。例如, Dong等报道Ag+调控的DNAzyme只有在形
近几年来,制备性能优越的导电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 趣。复合纳米材料结合了各种纳米材料和导电聚合物两者的优越性,具有良好的 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重现性和选择性方面 具有极大的潜力[1-5]。除复合纳米材料的组成成分外[6-8],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 和结构也直接影响着它们的性能[9]。探索不同的制备纳米材料并调控其形貌与尺 寸的新方法,揭示纳米材料的微
本文通过优化luminol-H2O2-HRP-溴酚蓝(BPB)化学发光体系的实验条件, 制备了(PDDA/CdS)n 层层自组装ITO 电极,以luminol-H2O2-HRP-BPB 化学发光 体系代替传统光致电化学的激发光源,构建了基于luminol-H2O2-HRP-BPB的免 光源光致电化学反应体系。通过研究溶液的浓度、pH 值、(PDDA/CdS)n 组装层 数等因素对光电流信号强度的影
电化学阻抗法是表征电极界面性质变化的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技术,具有灵敏 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研制[1]。为了实现 阻抗法对DNA 目标序列超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检测,这里我们引入核酸内切酶,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阻抗法的简便、实用、高灵敏度的DNA 传感器。
近年来,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ECS)的研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注。MIECS多对孔穴中印迹分子的电信号进行直接检测,或以小分子电活性物 质作为探针进行间接检测[1],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的电活性物质通过竞争识别后进 行间接检测。但是这些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作者将酶放大效应用于MIECS, 大大提高了分子印迹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2, 3]。目前,构建MIECS的主要方法是 在电极表面合成分子
氧化还原酶在电极上的直接或间接电化学研究可以为构筑电化学生物传感 器等生物电子器件提供重要基础。而实现可控的或可开关的生物电催化,并在此 基础上实现可开关的生物传感器的构筑,则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任务,近年来引 起研究者的很大兴趣。在生命体内,酶的电子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受到 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酶的电子转移和催化作用在生命活动中有 选择地发生或者不发生,即酶的生物活性是可控的,
蓝藻水华在世界范围频发,其污染程度迅猛增长,由其引起的水质安全和食 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卫生问题。淡水中蓝绿藻分泌产生的蓝藻毒素是目前已 发现的污染范围最广的一类藻毒素,其中以微囊藻毒素-LR(MC – LR)最常见。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饮用水中藻毒素标准为1.0 μg/L[1]。因而藻毒素的检 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水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和液质联用(L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 (结构如图1)是一种广谱类抗生素,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然而此物质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 造血功能,引起人类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早产儿灰色 综合症等疾病。由于氯霉素价格相对低廉,抗菌效果好,仍有不少动物养殖者及 饲料生产企业违规使用,国内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现象依然十分严重。CAP 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引
本文以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为研究对象,研制了一种基于蛋白诱导 适体(Aptamer)片段连接技术的灵敏、特异性AFP-L 识别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将AFP-L 核酸适体DNA 序列切成两条,其中一条作为捕获探针,通过5′端修饰的巯基,以Au-S 键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另一条作为检测探针,3′端修饰二茂铁 基团(Fc)。利用核酸适体与AFP-L 蛋白的特异性结合作用,连接两条切开的适 体序
电致化学发光是在化学发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结合了化学发光与电 化学的优点,具有灵敏高、选择好、易于实现连续自动分析等特点[1]。ATP 是生物体内的重 要能源物质,是体内能量代谢和转换的中心。因此对ATP的检测不仅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还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了实现对ATP的高灵敏检测,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TP 适配体片段重新结合的信号扩增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