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磁共振(kMRI)评估颈椎排列不齐的患者的颈椎和脊髓移动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o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kMRI评估颈椎排列不齐对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和脊髓移动的影响方法:我们通过kMRI对72名无明显颈椎病症状患者承重的完全伸展位和屈曲位的颈椎进行了射片。根据中立矢状位的C2至C7的Cobb角度将患者分为颈椎后凸组(Cobb角<10°;46)和颈椎前凸组(Cobb角>30°;26)。我们对伸展位和屈曲位的以下指标进行了评估:椎管直径(CD),椎管内脊髓前方空间(ASAC),脊髓直径(SCD),椎管内脊髓后方空间(PSAC),脊髓中心线至椎管前方的距离(dvalue),脊椎弯曲角度(Angle β)和脊髓弯曲角度(Angle α)。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评估矫形减压融合长节段固定与选择性责任间隙减压融合短节段固定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老年退变性脊柱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53例复杂老年退变性脊柱疾患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A组(矫形减压融合长节段固定)21例、B组(选择性责任间隙减压融合短节段固定)32例,所有病例均行椎间Cage植骨+后外侧植骨融合;其中男31
目的:介绍骶骨截骨在骨盆骨折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结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对5例因骶骨骨折导致骨盆畸形愈合采用前—后—前的截骨顺序,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17~4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8m.
目的 探讨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疾病术中SEP、MEP和EMG监测脊髓性和神经根性损伤的实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107例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疾病并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80例,女性27例;年龄24-79岁,平均53.36±11.35岁;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7.94±6.05个月.
目的 靠近臼缘前壁骨折因骨质薄,重建板和螺钉固定易穿入关节而导致固定困难,探讨弹性钢板技术对前壁骨折固定的方法和治疗结果.方法 2009年12月—2015年3月对21例累及髋臼前壁骨折用弹性板进行固定.男18例,女6例;年龄为28—63岁,平均38.5岁.
目的:跌倒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的最强危险因子,足够的肌力是预防跌倒所必需的,本研究观察年龄和维生素D状态对骨质疏松患者握力的影响。方法:对123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血清25OHD检测和手握力测量,25OHD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罗氏Vitamin total试剂。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适应证选择,评价Denesys作为非融合器械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适应症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A组自2010.2至2011.5应用Dynesy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48~79岁,平均64.6岁.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组织瓣不规则切取移植修复下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股前外侧组织瓣不规则切取移植修复下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病例共7例。创面缺损部位: 小腿内侧+小腿外侧2例,足背+踝关节3例,内踝+外踝2例;所有病例均在骨折固定、创面无明显感染下进行;游离组织瓣血管蒂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其切取股前外侧不规则组织瓣类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旋股外
目的:探讨MIF-CD74信号对ModicⅠ型改变的CEP内炎症反应的增强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对CEP内MIF及CD74抗原进行染色.PCR和ELISA分别检测脂多糖(LPS)和TNF-α对CEP软骨细胞内MIF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调节作用.PCR检测CEP内软骨细胞表达MIF的水平.ELISA检测MIF对CEP内软骨细胞分泌的IL-6,IL-8和PGE2的分泌水平的调节作用.ELISA检测MIF
目的:比较Halo-vest辅助改良闭合复位技术与颅骨牵引复位法治疗下颈椎关节突交锁的复位成功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1年6月- 2014年12月4个医疗中心收治下颈椎关节突交锁的患者共63例,根据其术前复位方式分为Halo-vest辅助改良闭合复位组(即观察组)和颅骨牵引闭合复位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首先在局部麻醉下行Halo-vest外固定架固定,然
目的:应用7.0T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探讨通过神经移位途径重建排便功能后,脊髓损伤大鼠排便中枢可塑性变化.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200-250g)45只,随机分为3组.A组(实验组)大鼠行双侧L5与S1神经根吻合,并在L5与L6之间横断脊髓;B组(对照组)大鼠只进行L5与L6之间脊髓横断;C组(空白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