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MIC/ITC):CHARITE肿瘤中心经验

来源 :全国大肠癌治疗规范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ro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目的:详细的病理检查(包括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基于PCR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检测)可发现相当一部分(20%-50%)常规H&E染色阴性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存在微小转移(微转移及游离肿瘤细胞,Micrometastasis/Isolated Tumor Cells,MIC/ITC).本研究拟阐明SLN微小转移与下游Non-SLN转移状态的关系.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SLN微小转移与下游Non-SLN转移的关系;前瞻性研究结肠癌SLN微小转移与下游Non-SLN微小转移的关系. 研究结果:49例SLN微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20例SLN为微转移,29例SLN为游离肿瘤细胞;11例患者出现Non-SLN转移(11/49,22.4%),其中5例(17.2%)SLN为游离肿瘤细胞,6例(30%)SLN为微转移(p=0.239).多因素分析显示微小转移病灶的定位(淋巴结实质vs淋巴窦或淋巴管道)(p=0.008),pT分级(p=0.011).微小转移出现在淋巴实质可确诊91%(10/11)山现Non-SLN转移的患者.年龄,分化程度,以及雌激素受体状态仅在单因素分析显示相关(p=0.036,0.042,0.019).55例纳入前瞻性研究的结肠癌患者,47(47/55,85%)成功施行SLNB;平均清扫淋巴结26枚/患者(10-59);常规H&E染色14(14/47,30%)例患者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余33例淋巴结阴性患者所有淋巴结(1011枚)进一步行连续切片/免疫组化的详细检查:14枚(14/70,20%)SLN及37枚(37/941,4%)Non-SLN发现微小转移(p<0.001);13例(13/33,39%)淋巴结阴性患者发现微小转移,在11例患者微小转移存在SLN和Non-SLN,1例患者仅存在SLN;1例患者仅存在Non-SLN(确定微小转移的敏感度92%,阴性预测值95%). 研究结论:乳腺癌SLN中微小转移病灶的定位(淋巴结实质vs淋巴窦或淋巴管道)较微小转移的大小与Non-SLN转移有较好的相关,这将简化乳腺癌患者SLN出现微小转移时选择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指征.结肠癌SLN活检对检测/排除微小转移是一有效的工具,并有利于早期结肠癌预后及化疗选择的临床研究.
其他文献
作者对25例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过明显低血糖表现的各型病毒性肝炎进行总结,以便在临床护理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口服补液盐(ORS)是世卫组织推荐的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腹泻引起的脱水的有效药物.作者收治二例因口服补液盐使用不等,引起高钠血症病,本文报告其抢救护理体会.
作者收住一例因肝豆状核变性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并为其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手术治疗,本文汇报其治疗经过及护理体会.
针对形势要求抓好传染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管理,作者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运用目标教学的方法,采取阶段性多样化带教手法,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率先在江西省开展了腹水超滤浓缩术,治疗各类顽固性腹水,对32例患者行57次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本文介绍其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
乙型肝炎是目前常见的传染病,疗效易受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本文根据乙肝患者对社会支持的迫切需求和心理状态,探讨乙肝病人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
重型肝炎多发生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低下,成为易感人群,尤其是真菌感染,可致病情迅速恶化.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合并症,是护理的关键.本文介绍其护理体会.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术后难愈性伤口愈合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研究方法:对42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2例患者切口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5~32天,平均21天.通过给氧、禁烟,配合实验性诊断,正确使用抗生素及银离子敷料,切口感染得到控制,促进愈合.研究结论:难愈性伤口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有些潜在因素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来避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寻找护理对策降低其发生率.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间19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因素是多源性的,其中与肿瘤恶性程度高、晚期肿瘤、术后卧床时间长(>72小时)、高龄妇女、静脉曲张、肥胖(>20%理想体重)、严重感染,雌激素治疗、血粘度增高、输库血、合并高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位于第一肝门区的肝肿瘤行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PRFA)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和应注意的问题.研究方法: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选择肿瘤位于第一肝门区、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大肠癌肝转移的6例患者进行PRFA治疗.治疗后1个月复查MRI、彩超或CT确定肿瘤是否完全坏死,以后每3个月定期复查.计算肿瘤原位复发率和累积生存率.研究结果:MRI或CT显示第一肝门区肿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