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转变组分法制备包封紫外吸收剂的聚合物纳米颗粒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k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防晒通过利用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吸收剂,从而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损伤。紫外吸收剂由于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以及光稳定性不佳等因素,限制了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因此可以考虑使用合适的载体对紫外吸收剂进行包封。生物相容性好的聚合物材料是一种理想的包封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其他文献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反应温和、选择性高等优点,但是酶促反应通常发生在有机-水两相体系中。传统的两相体系中酶催化效率较低,且酶长期在有机体系中容易失活。我们报道了一种由CO2/N2开关型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十二胺原位疏水化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并以该乳状液作为酶催化反应介质。
荧光石墨烯量子点(GQDs)具有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大的表面积、良好的水溶性、可调谐的荧光性、高的光稳定性。一般来说,量子点的合成可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自上而下的策略是将块体碳材料切割成纳米级GQDs,自下而上的策略是通过适当的分子前驱体获得纳米级GQDs[1]。但总的来说,会存在如腐蚀性酸用量大、反应物与产物分离困难、产率较低等问题。
通过表面张力、胶束聚集数、浊点的测定,系统的研究了异丙苯磺酸钠(NaCS)、二甲苯磺酸钠(NaXS)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AEO9)、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表面化学性能、胶束聚集数的影响以及对AEO9浊点的影响。
本文以马尾藻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酸降解法与响应面优化法相结合,探究海藻寡糖聚甘露糖醛酸提取的最优条件。通过Ugi 反应疏水改性制备了两亲性海藻寡糖衍生物,并研究其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使用两亲性海藻寡糖以适当的油水比制备载药水乳液,研究聚合物浓度对水乳液稳定性以及载药水乳液释药行为的影响。
我国古建彩绘中的地仗涂层材料具有优越的耐久性能,该性能与古地仗制备必要工艺桐油炼制过程有密切关系。但桐油在炼制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机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生桐油(主要成分:十八碳共轭三烯-9,11,13-酸三甘油酯)、土籽(有效成分为MnO)、樟丹(有效成分为Pb3O4)为原料,将生桐油、土籽、樟丹以不同比例混合加热后分别制备了熟桐油(生桐油+土籽+樟丹)、樟丹油(生桐油+樟丹)、土籽油(土籽+樟丹)
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体内无创成像剂及治疗药物载体是目前在癌症纳米医学科技研究领域应用广泛的材料,此类材料可以为降低癌症的错误诊断率及增强治疗方面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利用碱性缓冲溶液和调控反应温度,精确地合成了7-30nm不同尺寸的高度单分散的超小尺寸荧光二氧化硅纳米子。
在水中带正电荷的Al2O3纳米颗粒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C12B)能够协同稳定新型O/W型乳状液,取决于溶液的pH值.当C12B浓度很低时,例如0.1mM,C12B单独不能稳定乳状液,但如果在水相加入Al2O3纳米颗粒,并调节溶液的pH至酸性,则C12B转变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从而能够与Al2O3纳米颗粒协同稳定新型O/W型乳状液,其中微量C12B吸附在油/水界面,而颗粒分布于水
在实际应用中,表面活性剂往往只需在过程的某一阶段发挥其表面活性,当此过程结束后不再需要其发挥作用,开关型表面活性剂即可满足此需求[1]。开关型表面活性剂是指:在外界环境刺激下,伴随着表面活性剂结构上的变化,其表面活性可以在"开"和"关"之间转换的一类表面活性剂[2]。
作为现阶段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导电聚合物之一,聚苯胺(PANI)凭借热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独特的掺杂机制及可逆的氧化还原性等特点在防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苯胺齐聚物不仅保持了聚苯胺的这些优异特性,而且相比聚苯胺拥有更好的溶解性,分子结构也更加明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超亲水表面引起了越来越多领域的关注。本研究基于硅钛复合纳米粒子超亲水涂层,提高绝缘材料表面导电性并使之适用于静电粉末喷涂。此外,通过控制基材的表面润湿性,环氧聚酯粉末颗粒在静电吸引下直接组装成图案。首先,用复合纳米颗粒处理绝缘基底达到超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