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2013年3月23~24日桂林强对流天气过程成因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锋面在影响桂林时,锋面前絮状云系回波容易造成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上下层近于垂直的配制,使能量快速增大,在TlnP上,20时与08时相比,沙氏指数S急剧下降,而K指数则急增;山脉作用使雷达回波快速加强,形成狭窄的近于与越城岭山脉平行的南北向回波带状,当过桂林时,由于南部县与海洋山脉的共同作用,很快形成一飑线,冰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2013年3月23~24日桂林强对流天气过程成因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锋面在影响桂林时,锋面前絮状云系回波容易造成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上下层近于垂直的配制,使能量快速增大,在TlnP上,20时与08时相比,沙氏指数S急剧下降,而K指数则急增;山脉作用使雷达回波快速加强,形成狭窄的近于与越城岭山脉平行的南北向回波带状,当过桂林时,由于南部县与海洋山脉的共同作用,很快形成一飑线,冰雹产生;当风郭线图高层深厚ND区域快速遭到破坏时,冰雹产生.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内蒙古地区119个气象站建站以来地面常规要素观测值为源数据,利用温湿指数及风效指数计算方法,对自治区夏半年(5月-9月)的温湿指数及冬半年(10月-4月)的风效指数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当地的旅游气候条件,对两种指数等级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从而确定了内蒙古地区户外旅游的舒适度评价等级指标.然后依据新的指标,对自治区近30年平均态的舒适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内蒙古地区最舒适的旅游时段是6月
基于1967~2000年ECMWF逐月地面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及鄂尔多斯八个气象观测站夏季降水资料,研究鄂尔多斯地区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该地区夏季降水对高原春季地面感热的响应.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夏季降水由西南向东北依次增加,年代际降水呈波动减少趋势,年际变化具有2~3年和准10年的周期演变特征;高原春季地面感热通量存在2~4年和准10年振荡周期,总体呈减小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高原春季地面感热通量
本文使用1960~2010年数九期间的逐日气温资料,计算各九及数九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各级日最高最低气温日数,将资料分为近20a(1991-2010)及前30a(1961-1990),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两组样本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1990年代以来,数九期间平均气温比前30a增高了2.0℃,平均最高增高了1.3℃,平均最低增高了2.7℃,这些增温是显著的.极端最低
Weather conditions not only affects human production and living activities,but also affects peoples health,so it is important to do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ther and human health.In thi
本文采用近30a(1981-2010年)西安地面站全年各候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气象资料,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西安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精细化分析评判,结果表明:西安的最适宜旅游期分别为4月底至7月初(第24-37候)以及8月中旬至9月底(第45-53候),较适宜旅游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38-44候),非适宜旅游期为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第56候-次年第20候).“五一”假期处于西
为了研究夏季天气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1999-2008年北京市气象数据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天气分为晴热、湿热、干热、晴温和湿温五种类型.进一步分析不同天气类型下北京地区死亡率,发现:晴热和干热天气,女性较男性多,湿热、湿温和晴温天气反之.和女性相比,男性更不能耐受闷热潮湿的天气.65岁以上的老人中,高龄老年组在干热天气的死亡率高于一般老年组,而在湿温和晴温天气正好相
利用北京市2009~2011年236起中暑病例资料,详细分析了北京中暑发病的分布特征;以同期逐日11个气象要素资料为基础,选取当天、累积、前期共99个气象因子,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索夏季中暑发病人数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对北京6-8月构建了改进的中暑气象指数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北京中暑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中旬,其中7月是中暑发病的高峰月;16~45岁是中暑发病的高峰人群,
目的:研究“24节气”的腹泻病发病人数与同期环境气象要素之间关系,分析“24节气”的腹泻病发病人数与气象要素的非线性相关程度.方法:利用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08年5年间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的逐日发病资料和北京市观象台8项气象要素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各节气的腹泻病和气象要素的相关数据.结果:腹泻病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水汽压、低云量、舒适度这
利用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分析了2012年2月27日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1)本次冰雹过程是一次发生在静止锋冷区内的高架对流冰雹过程,中低层急流和地面东路冷空气入侵高温高湿不稳定区是形成这次对流的主要原因.(2)高低空急流中强暖湿西南气流为冰雹提供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是此次强对流爆发的重要触发机制;(3)上层干冷、中下层暖湿的位势不稳定层结和干湿空气间强的风垂
利用贵州83个台站1979~2011年夏季月降水资及前期北太平洋逐月海温资料对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SVD分析,对异常年份进行了合成分析,并对前期海温影响贵州夏季降水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影响贵州夏季降水的海温关键区,从上年夏季至同期春季逐步由北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亚冷流区过渡到黑潮区,上年夏、秋及冬季海温的变化与贵州夏季降水更为密切,同期春季与贵州夏季降水的相关最差,且前期北太平洋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