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三明治”增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用于microRNAs的检测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croRNAs(miRNAs,小分子核糖核酸)在调控基因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肿瘤诊断的重要标志物.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和DNA超级"三明治"增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用于miRNA-21的检测.该传感器利用金纳米颗粒与金膜之间的电场耦合效应以及超级"三明治"结构对SPR信号实现了双重放大,可以检测低至100 fM的目标物,并且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以识别单个碱基错配.该工作为miRNAs的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高灵敏的传感方法.
其他文献
In this paper,a novel synthetic approach has been designed to prepare Fe-Co nanoparticles-decorat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 nanocomposite.Several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SEM,TEM,FTIR,XRD
本文成功制备了Au/CuS/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对葡萄糖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以此来评估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金纳米粒子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传感器的导电性而且有效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本课题组在Au/CuS/Ti02 TNTs复合材料表面引入Au纳米粒子来提高材料导电性,降低对葡萄糖的检测限。用阳极氧化法制备Ti02纳米管;其次,用浸渍法在Ti02纳米管上生长CuS纳米粒子,最后,再次利用浸
本文基于四辛基溴化铵功能化富勒烯(C60-TOAB+)纳米材料为基底连接伴刀豆球蛋白A (Con A)构建了一种超灵敏的无酶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检测原理是基于C60-TOAB+的电化学行为,其在磷酸缓冲溶液(PBS)中扫描会出现一对C60/C60-氧化还原峰.Con A对葡萄糖的特异性亲和力,每一个Con A分子上都有葡萄糖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因此能实现葡萄糖的定量检测.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3.3 n
过氧化氢酶(CAT)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保护性氧化还原酶,能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在细胞中清除H2O2,使其不再进一步产生毒性很大的羟基自由基,对生物体起保护作用.它由4个具有相同多肽链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含有1个血红素辅基作为活性位点,该辅基的形式为铁卟啉,1个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目前常用的检测CAT的方法有测压法、气相色谱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等,本研究通过加热柠檬酸合
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二硫化钨钠米片的荧光传感平台用于S1核酸酶活性的测定.核酸酶通过催化核酸骨架磷酸二酯键的水解,调控DNA复制,重组,修复等生物过程。因此。本文以SI核酸酶为研究模型,利用WSZ纳米片作为传感平台,构建了一种简单、灵敏、快速检测单链特异性核酸酶的荧光方法,通过溶液荧光强度的变化,实现S1核酸酶活性的定量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S1核酸酶活性浓度在0.05-2.5U/mL范围时,荧光强度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偶氮染料,主要被作为工业染料用于机油、油漆、石油、鞋油、纺织、染发剂等.此外,由于其着色力强、性质稳定、价格低廉而被一些不法商贩作为食用色素添加在食品制品中,随着人们对其结构及致毒性的逐步了解,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将其归为第三类致癌物质,这类物质虽缺乏足够的直接使人致癌的证据,但是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传统检测设备检测时间长而难以实现在线连续测定,因此,开发一个简单
酶是高效的生物催化剂,目前已应用于制药、食品、环保、能源等领域.但是游离态的酶稳定性差,反应后难以回收和重复利用,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而酶的固定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难题.通常酶以吸附,交联,包埋和共价结合等方式固定于基底上.最近,有很多新型基底材料用于酶的固定,如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介孔材料,磁性高分子微球,离子液体等.本文首先采用一锅法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作为前驱体合成了
设计了一种新型基于棉线的检测目标DNA序列的方法,实验设计了一段DNA探针序列,一端带生物素,一端带巯基,其两端含有8个腺嘌呤核苷酸,在甲氧檗因的存在下,这种小分子能与腺苷相互作用而使探针分子形成类似传统分子信标的发夹结构,将其标记在纳米金颗粒上,加入目标DNA后,目标DNA与发夹结构杂交后使发夹结构打开,从而裸露出末端的生物素,进而与滴加在棉线检测区上的链霉亲和素发生反应后在丝线上留下一段红色条
本实验中,采用L-氨基酸氧化酶(L-amino acid oxidase,LAAO)作为稳定剂,通过一步合成法制备出具有良好水溶性的近红外荧光金纳米团簇(LAAO-AuNCs),并实现了该荧光探针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地检测氰根离子(CN-).实验结果表明,LAAO-AuNCs的荧光被CN-选择性地猝灭,LAAO-AuNCs荧光强度(F0/F)与CN-的浓度(3.2-104μM)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低
一直以来手性对映体拆分都是分子识别研究中最具挑战的方向.本研究基于两种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和单壁碳纳米管构建了新型的具有荧光可视的手性传感器。将氧化石墨烯以及末端荧光分子标记的直链淀粉以及适量氢氧化钠均匀分散于水中,加入水合胁在80摄氏度下反应24小时,得到由直链淀粉修饰的石墨烯溶液。通过离心、水洗重复三次,最终沉淀物分散于水中备用。该类手性传感器具有快速、可视化、灵敏度高、手性选择性好等优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