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白叶枯病cDNA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初步筛选

来源 :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stop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一对近等基因系CBB23(携带Xa23基因)和JG30(培育CBB23的轮回亲本)为材料,建立cDNA差减文库,制备成微阵列.利用mRNA差异显示的方法从文库中筛选与Xa23基因抗性有关的cDNA片段,为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机制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普通小麦有蜡×黑麦AR71和圆锥小麦TB29×AR71两个小麦-黑麦杂交组合产生的杂种F植株中的黑麦染色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两个组合产生的F植株中,以携带7条黑麦染色体的植株最多;从F植株2n染色体数目与携带的黑麦染色体数目上看,二者之间似乎不存在相关性;1RS由F到F的传递率最高,在两个组合所分析的23株F植株中,仅有1株不含该染色体(臂
对冰草属(Agropyron Gaertn.)植物的5个种22个居群分8个取样梯度,分别随机取3、6、9、12、15、18、21、24粒种子进行醇溶蛋白的A-PAGE分析,结果发现:醇溶蛋白谱带数依所提取的籽粒数目发生显著变化,22个居群不同取样整体平均以3粒种子提取的醇溶蛋白谱带数18.23为最少,以18粒种子提取的醇溶蛋白谱带28.14为最多,变异系数(CV%)为12.57.取样量达到12粒以
本文以对黄花叶病高抗的小麦品种宁9312与高感品种扬麦10号杂交的F分离群体,寻找小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的AFLP标记,在引物组合E-AAG/M-CTA的扩增产物中,得到与抗病基因连锁约120bp的显性标记片段,该标记与抗病基因间的连锁距离为3.9cM.
采用RAPD技术,以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近等基因系Century(分别含有Lx、lx、lx、lx、lx、lx基因)为材料,筛选了520个随机引物,发现13个引物在6个近等基因系材料中具有多态性,其中针对lx、lx基因的多态性引物有6个,分别为OPG06、S352、S370、S377、S287、和S389.引物S352经多次重复和F代分离群体检测,x测验符合1:2:1分离比率,表明S352与lx基因紧
eui基因可有效地提高水稻节间的长度、解除不育系的包穗和提高对"九二0"的敏感性.本文对eui种质的发现、表现、eui基因的遗传、分子定位、作用机理以及eui种质在生产上的应用作了综述.用核辐射诱变方法获得eui突变体可有效地提高育种效率.
水稻胚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的重要性状.采用遗传转化技术将反义Wx基因导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稻保持系冈46B和Ⅱ-32B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水稻的基因组中.成熟种子直链淀粉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纯合转基因水稻植株直链淀粉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从中选择直链淀粉含量中等,农艺性状接近受体亲本的株系与不育系回交,以获得品质改良的籼稻不育系.同时试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