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氨加压素致低钠性脑病2例

来源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e83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例患者手术后接受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止血治疗出现低钠血症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例1为42岁女性患者,术前查血钠为141 mmol/L,手术后静脉滴注DDAVP 18 ug,q12h,第4天患者相继出现头晕、多汗、双手震颤,畏寒、尿少;烦躁不安,双眼上翻,双上肢强直阵挛等症状,急查血钠为123.8 mmol/L.例2为25岁女性患者,术前查血钠为142.3 mmol/L,手术后静脉滴注DDAVP 15 ug,q12h,第2天患者出现谵妄、神志恍惚,抽搐,牙关紧闭,急查血钠为124.8 mmol/L.及时停用醋酸去氨加压素,通过纠正血钠等对症治疗,2例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血钠恢复正常.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病室环境熏蒸消毒对患者体表和床单位耐药菌定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1日在撤离全体患者的情况下对病室进行过氧化氢熏蒸消毒.纳入2011年3月至5月入住呼吸监护的患者75名.采集患者体表和床单位标本进行MRSA和AB的培养.分别比较3、4、5月份患者体表和床单位细菌定植发生率的差异,了解过氧化氢熏蒸消毒对耐药菌定植的影响.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
会议
WHO报告全球有1/3的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为9%.2000年,中国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近一半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儿童约占1/5.尽管各国对结核病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手段,但是儿童结核病经常被忽视,也缺乏儿童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资料及相应的治疗指南.
会议
1例32岁男性患者,因"腹痛八天,肠破裂穿孔术后五天"入院.患者1年前吞刀片,09-13在我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肠管破裂穿孔,行"结肠异物取出术+部分小肠、结肠切除术".术后抗感染治疗4天后自动出院.出院后发热,患者于09-19再次入住普外科.
会议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骨髓炎患者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一例特殊骨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患者疾病特点、用药史及药品不良反应等情况,建议医师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 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合理.
会议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抗感染经验治疗及目标治疗策略.方法及结果 患者,男,48岁,BIM21.7 kg/m2,平素体健.高血压4+年,血压控制不佳.因血压升高致右侧基底节区出血,院外行侧脑室引流术,术后肺部感染,痰培养示G+球菌、G-杆菌,先后给予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去甲万古霉素等治疗后痰量减少、体温有所下降,但仍发热,入我院治疗.
会议
背景 为了控制成本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治疗模式和方案,卫生部于2009年组织制订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并下发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本院临床药师根据临床路径的要求,设计出临床药学路径表,该表主要针对心房颤动的患者,该类患者使用的主要高危药品为华法林,故临床药师主要监测其华法林的使用.
会议
目的 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的防治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 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他汀类药物关于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并按照牛津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强度标准进行证据分级.
会议
目的 系统评价脑苷肌肽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SCI、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4期)、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创建至2013年12月)关于脑苷肌肤联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用RevMan5.1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
会议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对一例药物致不良反应的艾滋病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体现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药学作用.方法 针对具体病例,协助医师从患者正在使用的七种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西咪替丁、参麦注射液、拉米夫定、齐多夫定、依非韦伦、复方磺胺甲噁唑)中鉴别致患者药疹的药物,从停药到逐渐重新给予药物,为患者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针对患者在用药期间所有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而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
会议
目的 近半个世纪来,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临床上抗生素使用日趋广泛,由此而引起的菌群失调,以及免疫抑制剂、激素、抗肿瘤化疗和细胞毒性药物的广泛使用,所导致的条件致病菌感染剧增,真菌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大幅度上升.真菌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很快形成全身性感染,死亡率较高,同时抗真菌药物,特别是唑类药物,大多通过肝药酶代谢,存在诸多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容易造成各种药物不良反应.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