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信道编码技术的分析与优化

来源 :2019年5G网络创新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mi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中的噪声以及电磁波干扰会对传输信号造成巨大的影响,由于无线信道是一个多径信道,信道所具有的多径衰落特性导致传输信号的不稳定接收,因此接收信号中可能会出现些许误码.引入信道编码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来降低误码率(BER).移动通信已进入到5G时代,相比于4G在数据流量上有了极大的提升,随着调制除数的增加误码率随之也会提升,这使得信道编码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中国移过5G技术中,信通编码部分通常采用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进行编译码[1],将探讨信道编码技术在中国移动5G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升编码速率.
其他文献
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最重要的零部件,其层铺褶皱缺陷引起的结构损伤是造成风电场叶片运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褶皱所在叶片位置的特征对褶皱进行了分类描述,并对近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层铺褶皱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本文仅针对一些典型表象进行探讨,不能完全覆盖叶片层铺褶皱的特点.褶皱是用于叶片层铺织物中的纤维束,集中、较大弯曲的宏观表现,是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多数发生在叶片形状变化最
液压管束是风力发电机组液压站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风力发电机的安全稳定性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可利用率,风力发电机组原出厂的设计制造的液压管速投运时间长会造成管壁磨损严重,使风力发电机故障率偏高,而且渗漏大量油污造成资源浪费与污染环境,因此对北重2.0MW兆瓦风力发电机液压管束进行改造,提高液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文章就液压站管束改造关键技术在北重风力发电机应用.
随着风电行业持续的快速发展,风场老旧存量机组相应的逐年累计增长.同时,因风电发展初期技术经验欠缺等原因,大部分早期存量机组优化及改进空间较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重视在保证机组安全的情况下,对存量机组进行经济效益的提升及改造.本文通过对机组技改后发电量恢复及提升的简要定量预估计算,结合经济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对技改各方案简要甄选的评估方法.本方法可为技改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风力机组的发电性能和效率是机组的关键指标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投产后风电场的收益水平,功率曲线是对发电性能评估的常用手段和客观评价标准.近些年来,测风激光雷达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风仪器,因其独到的优势,在风力发电行业有着广发用途.本文介绍了测风激光雷达的技术原理,各种类型产品,及其应用方向和案例结果,对后续测风激光雷达的应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用户卡是联系运营商和用户的纽带,是保障5G成功商用的基石.本文首先分析了NSA及SA场景下的5G用户卡需求差异,然后基于3GPP标准针对5G卡的最新标准进展,逐个分析5G卡新增的卡文件和服务,并重点阐述5G引入的SUCI能力所解决的问题,最后分析5G终端使用4G卡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mMIMO作为5G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高5G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增强网络覆盖、降低网内干扰、提升系统顽健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5G mMIMO技术特征及其对无线网规划设计、运维优化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为5G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及运维优化提供参考.
2019年浙江移动5G"先行先试",尤其杭州,已在旅游景点、城区、CBD、郊区、高速等多个场景充分完成5G网络性能测试优化并实现连续覆盖,站点规模超1000个.本文将结合"5G综合覆盖率定义"、"场景化波束定义"及"锚点选择策略"3个方面从"路测测试"、"扫频测试"2角度研究目前杭州某高速5G-NSA网络连续覆盖优化方法,为后期5G-SA网络优化提供参考.
面对大带宽、高速率的业务需求,多数运营商5G组网初期选择非独立组网作为高速数提业务的承载网络.如何在新型网络结构下保持覆盖良好,传输速率高,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通过初期的5G站点优化实践,对NR适用的关键技术,5G初期网络优化的主要过程及关键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总结了5G初期网络优化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5G系统中关键技术是波束赋形,利用不同的波束权值可以改变小区的覆盖范围.选择合适的波束权值可以让覆盖更合理,网络性能更优.通过测试验证不同的场景最合适的权值配置,从而指导后续的网络规划.
PRACH信道用作随机接入,是用户进行初始连接切换、连接重建立,重新恢复上行同步的唯一途径.结合5G相关协议,详细阐述了5G PRACH根序列相关参数的配置方法,规划原则和计算依据,为5G PRACH根序列规划提供方法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