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行性疾病伴骨质疏松患者行腰椎融合术后应用唑来磷酸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q22695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腰椎退行性疾病伴骨质疏松患者行腰椎融合术后应用唑来磷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腰椎融合手术治疗,术前明确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同时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性别、年龄、ODI评分、BMI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第5天应用唑来磷酸进行干预,临床观察指标:术前、术后3、6、12个月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骨转换生化标志物CTX和PINP、骨密度和影像学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最终共57例(76髋)获得随访.其中男30例(41髋),女27例(35髋).手术时平均年龄52.22岁(26岁至75岁),本组病例术后随访11-47个月,平均24.37个月.手术时间分布,2010年14例,2011年4例,2012年39例.以病因分类分为激素性20
会议
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总是伴有腰骶神经根问题.因此,对神经根的解剖和治疗尤其应引起重视.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微化已呈明显趋势,特别是应用经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已是主流术式.探讨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神经根解剖变异时的对策.方法 在近一年半内运用经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
目的:探讨张力带联合钛质螺纹骨针治疗高龄患者老年粉碎性髌骨骨折手术方法、操作技巧及稳定性重建的若干问题.方法:总结2011年9月-2016年1月本组收治的2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年龄66-82岁,平均71.1岁.至少患有一种以上的内科疾患.手术操作首先将小骨折块复位,应用钛质螺纹骨针螺纹端固定,处理针尾.在将小骨块复位固定的基础上,将粉碎骨折变成两大块骨折,在恢复关节面平整后用巾钳临时维持固定,
目的:研究四肢挤压综合征患者超前镇痛护理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对40 例四肢挤压综合征患者治疗,20例为治疗组,每例患者在术前15min 及术后第1天、第2天,分别予帕瑞昔布40毫克肌肉注射,Q12小时,20例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疼痛宣教及评估等;并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于术后第1、第2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同时记录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前镇痛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出院前
目的:研究临床工作中护士患腰背痛与其防护意识的关系,提高对临床护士腰背痛的重视程度,加强自我防护,提高生活质量.方法:自行制作调查表,随机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108名临床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护士的防护意识为41.17分±3.47分.不同工龄、职称和性别的防护意识有差异.结论:临床护士是患腰背痛的高危人群,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适当的对策,降低临床护士腰背痛
目的: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一旦停止有效的康复治疗,意味着手术松解得到的关节活动度会逐步减退。针对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患者康复时间长,效果容易反复,患者情绪波动大的状况,发明一种方便自行观察活动度的康复桌,通过角度的数据与患者肘关节功能角度的结合,进行有效的锻炼。让患者康复的更有信心,更科学,更方便,帮助患者尽早达到满意效果。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进行腰椎后路择期手术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11例、观察组10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51例,年龄14~73岁,平均(43.5±5.1)岁;观察组男性59例,女性50例,年龄19~77岁,平均(47.6±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方式等一般
通过与传统单式静脉动脉化再植的比较,探讨非生理性新方法——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断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40指)断指患者纳入研究,均在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静脉动脉化.将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采用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试验组),将非优势侧指动脉近端端侧吻合于优势侧指动脉上,然后再将优势侧动脉的近端与远端静脉吻合(近、中节断
目的 2003年 5月至2013年 9 月手术治疗成人腰椎退变性侧突合并椎管狭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47-59岁,平均57.2岁,侧凸Cobb角21°-45°,平均32.1°,腰椎前凸-37-8°,平均22.3°,旋转分型按 Nash-Moc 分型 1 度17例,11度14例,111度2例.手术选后正中入路,责任狭窄节段椎板减压,切除责任突出的椎间盘,扩大狭窄的神经根管,松解关节突,采
会议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在治疗有神经症状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随访自2005年1月-2015年1月治疗OPLL患者48例,其中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A组16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B组28例,采用前后联合减压术的C组4例.随访时用JOA评分法进行评价,记录术前、术后评分并计算改善率,定期复查X线、CT或MRI,统计并发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