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水解法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来源 :第六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en8431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钛白生产中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及工业尿素为原料,采用常压水解法,研究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详细考察了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硫酸氧钛质量浓度、尿素质量浓度、硫酸氧钛与尿素配比等。根据实验的工艺参数,得出了纳米二氧化钛的最佳制备方案:硫酸氧钛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2,硫酸氧钛最佳质量浓度为40g/L,尿素的最佳质量浓度为50g/L,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适量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为85℃±5℃,在高速搅拌下反应2h,始终保持pH为2。反应完成后,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1次。样品在85℃烘干2~3h,最后在700℃焙烧2h,即得产品。经上述工艺过程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超细粉,晶相为锐钛型,粒子直径为7~13nm。
其他文献
本文对天津开发区净水厂三期工程中采用紫外线联合氟消毒的必要性、设备选择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采用此联合消毒技术可保证生活饮用水完全满足新国标要求,同时可保证水在管网内保持一定的持续消毒效果,对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各厂家及设备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对影响紫外线消毒设备选择的因素和关键点进行充分把握,对科学合理选择消毒设备非常重要。另外要在实际应用中对紫外线消毒设备
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考察了H2O2与UV工艺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特点及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mmol/LH2O2投加范围内,随H2O2投加量的增大,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效果不断提高,藻的光合活性不断下降;而投加量超过2mmol/L后,灭活率并无明显提高;UV工艺对铜绿微囊藻有较好的灭活效果,在藻浓度为35×108个/L条件下,91.8mJ/cm2的剂量即可使藻停滞生长7d以上:UV工艺
采用umu遗传毒性测试方法考察了消毒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消毒剂氯氮比对某饮用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出水加氯或氯胺消毒前后遗传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后水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20~70ng/L),加氯或氯胺消毒后遗传毒性增加。反应时间为24h,在相同投加量下氯消毒遗传毒性(40~95ng/L)高于氯胺消毒遗传毒性(20—40ng/L);当氯初始投加量从0mg/L增加到10mg/L时,炭后水的遗传毒性先
应用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对长江原水、常规工艺、强化常规工艺和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进行遗传毒性分析。结果表明:在0.13~1.00 L水的范围内,长江原水、常规工艺出水、强化常规工艺出水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未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升高;长江原水、常规工艺、强化常规工艺出水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在浓度每皿相当于0.5
本文在((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 7481-87)的基础上,基于经典的Berthelot反应,建立了一种可以有效区分无机和有机氯胺的方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结果证明,在硝普钠的催化下,一氯胺与水杨酸按一定的化学计量比反应生成在703 nm处具有强烈吸收的靛酚类物质,可用于一氯胺的定量。由于Bertllelot反应的发生要求α-N上具有两个可供换交换的氢原子,因此水中有机氯胺(除氯化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饮水健康的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家用净水器的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目前市场中家用净水器的种类繁多,使用效果各异.选择不同滤材的市售家用净水器连续使用后,以自来水为对照,通过对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细菌总数、CODMn等化学指标的分析,研究不同滤材净水器的使用效果。
为了解纯二氧化氯气体投加在自来水厂灭藻杀菌中的作用,采集相关水厂各处理工艺的出水以及出厂主管道沿线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纯二氧化氯气体用于预处理和清水池消毒,不但出水水质可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而且其运行成本可与液氯相当.因此,纯气体投加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替代液氯用于大中型水厂的前景广阔。
2008奥运期间北京市采用流体自控振荡技术强化水体竖向紊动强度,遏制了水华的滋长,全市主要景观水体未爆发水华。其机理在于蓝藻经水动力竖向扩散后,所获得阳光大为减少,光合作用能力按简化图式估算可降低四倍。用流控振荡器调制错流可使超滤膜污垢大幅度减少。
本文通过中试试验探讨了常规混凝沉淀+O3-BAC+UF工艺处理太湖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椰壳活性炭滤柱对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随着通水倍数的增大去除率逐渐下降;三种组合工艺效果对比分析表明O3-BAC+UF>O3-BAC>UF;O3投加量对O3-BAC+UF工艺出水水质影响不大,这也表明了该工艺对水质有较高的保障性;最后对各个工艺单元出水的分子量分布进行测定。
研究了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对北方低温低浊原水的处理效果,对原水直接超滤与在线混凝-超滤去除水中的浊度、CODMn及DOC等指标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可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且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混凝剂投加量有关。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提高显著,但对小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提高程度不大。同时对比了直接超滤与在线混凝-超滤的膜过滤性能,后者可显著减缓膜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