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雷达基数据的闽西北冰雹云识别指标分析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90~2008年闽西北地区南平、三明和龙岩3市28个气象台站的冰雹监测资料和天气图资料,对造成闽西北降雹的主要天气形势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做出准确的冰雹预报及其防御,提高冰雹防灾减灾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得出闽西北地区春、秋、冬季降雹的主要天气形势为冷式(低涡冷式)切变型、低槽偏东型、暖式切变型3类,冷式(低涡冷式)切变型影响下最容易产生降雹及较大范围的冰雹过程;夏季降雹的局地性和离散型强,主要的天气形势是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和副热带小高压型.对2002~2010年间采集到的20个冰雹云个例的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基数据资料截取不同剖面分析,得出5个闽西北地区雷达识别冰雹云的定量指标:(1)冰雹云的初始回波和强回波出现在0℃层高度以上,强回波区始终位于云体的中上部;(2)45dBz强回波顶高度大于7km;(3)回波顶高度大于12km;(4)强回波区回波强度大于等于55dBz;(5)冰雹云降雹之前,45dBz强回波和VIL值一般会出现跃增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安全事故的4种表现入手,分析诱发事故的4种原因,从管理体系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作业安全管理、事故应急处理、事故调查处理、安全文化建设7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指导今后的人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2011年6月17日21时30分至18日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普降暴雨,此次降雨基本集中在了18日白天,造成了历史罕见的灾情,降雨形成的天气原因与整个云贵川特大降雨云系有关,本文从地形特征、水汽形成特征、环流形式演变特征、高低空气流成因特征、环流特征和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特征等,简要概述了降雨形成的过程,并提出了降雨造成的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在统计了1990-2009年间降雪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天气图、micaps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回流型强降雪个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华北回流型强降雪天气的普遍特征,通过对回流形势和廊坊及上游沿线测站高低空物理量特征的诊断分析,归纳出一些适合廊坊本地的预报指标,并通过初级模型的建立进一步提高当地强降雪预报的准确率.结果发现:回流降雪过程500hPa高空形势可分为两类:两槽一脊型和多波动型
台风浪与风暴潮都是最有破坏力的灾害性海况,当台风或气旋扫过浅海或沿岸海域,总是同时产生海浪和风暴潮.这两种现象相互作用,共同作用在离岸结构物和海岸设施上,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将目前使用较多的YT96、O02、DGHQ03和PS07海面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应用于湛江港风暴潮、浪、流耦合嵌套模式中,选取湛江港3次较明显的历史台风个例进行模拟检验,比较利用各种方案计算的有效波高与实测有效波高的
利用2006年8月3-11日CloudSat卫星2B-CWC-RO反演资料,分析了超强台风“桑美”冰云微物理量垂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台风发展过程中,冰水主要分布在5~16.5km;冰粒子有效半径(IER)随高度递增而递减,冰粒子数浓度随高度递增而递增,两者的大值区分别集中分布在冰云下部和上部,冰水含量(IWC)的垂直分布规律呈单峰或双峰特征,但在台风减弱期(G01527时次)IER随高度递增呈
本文利用2011年8月上中旬在渤海湾A平台开展的渤海大气、水文和海-气通量综合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渤海湾8月上中旬的大气、水文特征,并采用涡动相关法计算了摩擦速度、动量、热通量等湍流量,结合不同波高和波浪形态分析了与之相关的风力、海气温差、海洋大气层结和海-气通量交换特征.初步得到以下认识:渤海湾夏季相对湿度多大于60%,且日际变化不明显;气温日变化呈陡峭的单峰形,海温日变化呈两峰两谷特征;风向以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带(32~37°N,99~104°E)22个地面气象站2001年6月~2011年5月共10年的每日8次地面观测资料以及2001~2011年NCAR/NCEP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以及NOAA HYSPLIT_4(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水汽轨迹模型,主要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近10年云量、云状的发展特征及其与水汽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10年,高原东北边坡地带
本文以2011年6月11日北京市一次防雹过程为例,分析作业区不同高度上偏振参数变化特征:防雹作业前,强回波中心参数范围为:Zh>50dBZ,-0.5<Zdr<0.5,-0.5<Kdp<0.5,0.8<ρhv<0.9;防雹作业后,Zh>40dBZ回波迅速减少,最后超过60%的回波在20~30dBZ,约70%的Zdr集中在0.8~1.5dB,Kdp大部分落在-0.5~0,ρhv在0.8~0.9的粒子数
利用2012年11~12月在广西开展的层状云微物理飞机外场观测试验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广西冬季层状云的宏观特征、微物理结构以及暖云降水形成的讨论.
本文通过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一些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加强弹药安全管理,现场作业准备工作,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等相应的安全措施.供各位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