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突上段动脉瘤的锁孔微创手术治疗

来源 :江苏省第十八次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暨第一届苏、浙、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be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床突上段动脉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床突上段动脉瘤28例,男8例,女20例,年龄35-76岁,平均54.6岁.28例中有大动脉瘤6例,巨大动脉瘤9例;SAH患者13例,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5例;择期手术15例,就诊原因视力下降7例,头痛、头昏4例,偶然发现4例;5例伴有多发性动脉瘤.其中经眉弓额下锁孔入路22例,翼点锁孔入路6例,采用对侧入路2例.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稳定的小鼠慢性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模型,模拟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的疾病状态,为疾病搭建一个稳定的研究平台.方法 采用最常用的卵清白蛋白(OVA)作为变应原,分别在第1、7、13天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OVA与免疫佐剂氢氧化铝致敏,从第21天开始空气雾化吸入联合鼻腔滴注OVA试剂激发的方法构建模型,激发隔天一次,总共激发15次,之后麻醉处死小鼠取肺泡灌洗液,肺部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病理染色观察.
会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在蛋白及细胞分子水平上检测鼻腔鼻窦鳞癌组织中CXCR4和MMP-9的表达,来探讨二者在鼻腔鼻窦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鼻腔鼻窦鳞癌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XCR4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鼻腔鼻窦鳞癌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会议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1999年-2013年期间收治的5例鼻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Kadish分期本组患者B期2例,c期3例.治疗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4例,术后予放化疗,1例予姑息化疗.
会议
目的 评价鼻腔NO测量在慢性鼻黏膜炎症性疾病中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慢性鼻黏膜炎症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EPOS2007指南制定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诊断指南,入组门诊具有典型慢性鼻黏膜炎症的患者连续131例,并正常人20例,评估鼻腔症状、体征、糖精试验及鼻腔NO浓度测量.
会议
目的 探讨鼻息肉成纤维细胞中IL-17增多的效应和IL-6、IL-8、IL-11和GRO-α的产生机制,进一步地阐明中性粒细胞浸润、鼻粘膜组织重塑的机理.方法 采集6例新鲜鼻息肉标本,分离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三代,用5种不同浓度IL-17刺激,通过ELISA和RT-PCR实验检测IL-6、IL-8、IL-11和GRO-α的表达;通过电泳迁移实验检测NF-κB的活性.
会议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连续治疗的10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37~67岁,平均52.4岁.表现为颅内出血6例,其它症状4例.所有患者经脑血管造影确诊.9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结果:9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中,6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硬脑膜动静脉瘘消失.3例少量
会议
目的:探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方法:一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患者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胚胎型左侧大脑后动脉破裂动脉瘤及左侧颈内动脉眼段未破裂动脉瘤,全麻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二枚动脉瘤.以"fetal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及"intracranial aneurysm"为关键词检索Pubmed网络数据库并筛选相关文献.结果:二枚动脉瘤经支架后释
会议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引入导管,将导管分别选择性地置于两侧颈外动脉开口,行颈外动脉DSA,了解颈外动脉各分支情况,判断出血的原因、部位及与颈内动脉的交通情况.明确出血血管后,超选择插管,对该血管行多角度DSA检查,明确其无危险吻合、交通支后,缓慢注入明胶海棉颗粒.缓慢冲管后,复查造影观察栓塞效果,如造影发现有难以避开的无危险吻合交通
会议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引流+改良Ommaya囊埋置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2009.01~2012.12,采用脑室引流+改良Ommaya囊埋置术治疗脑室出血88例.结果:本组88例死亡16例,病死率18.18%,术后2~5天复查CT,78例脑室积血廓清50%以上,Ommaya囊穿刺51例,平均穿刺3~5次.主要死亡原因是脑疝、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肝肾功能衰竭.皮下积液2例.7例因脑积水施行脑
会议
目的: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围脑血管组织等在光镜下进行病理学形态观察,从微观形态结构上探讨脑水肿的发生机制,为防治脑水肿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组(自发性脑出血)、对照组(外伤性脑出血)各50例.结果:实验组23例血肿周围细动脉壁发生透明变性,其中7例在透明变性的细动脉间部分呈急性变性或坏死性改变,而对照组仅4例(P<0.05);实验组13例血肿周围细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3例(P< 0.01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