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评估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由于各医家使用的疗效评价标准尚不统一,给判定各种疗法的实际效果带来了困难。尽管已经有多种量表在使用,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国内外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的异同性以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自体带骨膜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共11例患者(男9例、女2例;左侧4例,右7例;内侧8例,外侧3例;),平均年龄39.8岁(23-55岁),平均病程13.2个月(8~24个月).患者均有踝关节疼痛症状,5例患者有明确扭伤病史.MRI提示诊断为距骨骨软骨损伤.所有患者骨软骨损伤病理分型为Ⅳ期B(继发软骨下骨囊性变),踝关节软骨平均缺损
目的:研究不同角度载荷对股骨头骨小梁形态学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为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2月龄羊股骨头骨小梁试件94个与人尸体股骨头骨小梁试件43个.按受力方向与骨小梁主压力方向之间的不同夹角,将骨小梁以10°间隔分为5组从而模拟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戈登(Garden)对线指数下的复位情况.通过分别对羊股骨头骨小梁进行micro-CT扫描、计算与压缩破坏试验以及对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是指由医护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依据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的诊疗、护理活动时间顺序所共同制订的标准化工作流程.针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我科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规范化护理,探讨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20例腰椎管狭窄症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研究,患者均行椎
目的:研究早期进食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疗效.髋关节疾病所致肢体功能障碍可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散失.应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及时,有效地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1).方法:将我院创伤骨科二区2014年1月至12月的52名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7名和对照组25名.以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7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创伤骨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院内转运的128例危重患者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1)转运前预见性护理。建立转运前安排高级别的医师或护士对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制度,制定各种危重疾病如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的抢救程序。制定各种突发情况如不良反应、
目的 介绍副舟骨切除结合胫后肌腱止点前置重建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4年6月29例(80足)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男31例,女35例;单侧52例,双侧14例),经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选择副舟骨切除结合胫后肌腱止点前置重建手术.术前、术后6周、3月、6月、12月及以后每6月进行一次临床及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采用中足AOFAS评分评定手术效果,站立位
会议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比较术中不处理股骨隧道口、骨水泥填塞及自体骨块填塞的不同处理方式下围手术期失血量、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输血率等探讨其效果差异.方法:共90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自体骨块填塞,B组为骨水泥填塞,C组为不处理股骨隧道口,对三组患者术后相关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A、B组与C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围手术期总失血量
目的:分析跖骨头背侧闭合楔形短缩截骨术治疗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Freiberg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例确诊为Freiberg病患者,全部患者均为足垫或石膏靴固定6~8周后第2跖骨头局部疼痛、肿胀不缓解者,排除合并其他足部畸形以及患有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背侧闭合楔形短缩截骨术,平行跖骨行纵行切口,有限切开暴露跖骨头后,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并评价效果。方法:将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模式,比较两组术前平均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髋关节评分、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