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风能开发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来源 :中国工程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围外海上风电开发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气候特征,阐述中同近海风能开发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与海上风电开发密切相关的浪向、平均浪高和最大浪高的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进入近海的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的路径特征,以及热带气旋影响下中国近海的最大风速分布。
其他文献
首先对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后果、我国电力的需求量、风力资源现状进行了阐述,重点阐述了我国风力发电的经济建设问题,并提出政策和改革的重要性。
通过中国能源研究会鲍云樵副理事长在中国风能发展战略论坛的讲话,阐述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及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
通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石定寰理事长的讲话,从风能资源现状、自主创新能力、风电产业化等几个方面对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阐述。
本文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来对比分折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指出了风电产业在目前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风电企业要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要建立以产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以及产业联盟,从而提高我国风电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为了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风电,国家发展改革委从2003年起推行风电特许权项目,每年一期,通过招标选择投资商和开发商。引进风电特许权的概念,解决了2002年以前阻碍风电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在推动风电规模化发展和促进风电机组设备国产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最低价中标的规定导致风电上网电价过低,项目亏损,不利于风电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在统计大量风电特许权项目可行性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对有5家以上开发商投标
阐述了风力资源的开发、发电装机量、技术指标。对风力发电产业的战略规划、产业结构、风机自主创新进行了概述,从制度建设、风电投资市场、资金保障几个方面对产业的保障措施进行了综述。
本文简要介绍了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变化事实,进而给出了未来50~100年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综述了气候变化对风能资源影响的最新研究结果,最后阐述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风能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本文采用加拿大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系统WEST和美国宾州大学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MM5,分别进行了我国风能资源的长期气候平均分布数值模拟和一年逐小时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和测风塔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WEST对于我国中东部海拔较低地区的模拟能力较好,但对中国西部高原的模拟能力还需提高;MM5对两北地区的模拟误差较小,在新疆地区对风的变
本文利用新疆阿拉山口气象站1971~2003年的风自记实测资料,分析了阿拉山口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阿拉山口的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是减小的,同时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密度也是减小的,而年平均有效风能小时数不但没有减小、却在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阿拉山口大风日数的减少,特别是大于15m/s风速段的频次减少和3~10m/s风速段的频次增加足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  本文研究还发现
本文简要回顾了同内外垂直轴风电机组的发展概况,对比分析了垂直轴风电机组和水平轴风电机组的技术特点。简单介绍了50kW垂直轴小样机和1.5MW垂直轴大样机的研制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