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经济影响域界定研究--以八达岭旅游区为例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旅游区经济影响域的概念和关键指标界定,并在选取了典型案例区—八达岭旅游区的六个样本点后,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而获取了旅游经济指标的实测值以及样本空间坐标。然后作者运用旅游区位商模型和旅游区经济影响域域值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总体趋势和范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八达岭旅游区旅游经济影响域的域值,并刻画出旅游经济影响域的空间结构。
其他文献
国家边界作为划分国家间领土范围的重要界线,历来受到地理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家边界及其功能的研究由来已久。地缘政治学者对国家边界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下几方面:各边界类型(功能边界、组织边界、意象边界)之间的相互关系;边界效应(屏蔽作用、中介作用)的发生机制及其对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国家边界功能的研究进展,阐述国家边界功能演化历史和当前主要研究领域,并提出对未来边界功能研究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快速推进,乡-城迁移的农民工群体已经在统计意义上构成了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体,但在中国现有的制度体系下,他们却不能和城市居民一起平等享受社会福利,未来生活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较弱的家庭抗风险能力使得农民工家庭的消费需求受到了很大的抑制。本文基于在中国12个城市的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结构的层次特征、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层探究。研究发现:农民工家庭消费结构层次
多数沿海县市形成"滨海不靠海"的格局,其海洋区位优势、资源能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探索海洋之于地方经济社会的意义,及其表现出超越地方主义的特质,需要来自尺度上的重新审视。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005年之前、2005年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06年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2009年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设立统一的行政区不同时间段天津滨海新区尺度重组的历史脉络,解读不同时期海洋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分布范围最广的寄生虫病,而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灭螺控螺就成为阻断病情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利用药物灭螺仍然是实际采取的主要措施,其灭螺面积所占比率最高达97.416%,最低也及91.841%,但是其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畜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而且灭螺效果也不稳固.鉴于此,本文以江汉平原为例,分析了其土地利用变化对钉螺分布的影响,以便为湖北省提出合理用地和
河西走廊自东向西分属于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分别汇注其下游的集水盆地洼地,形成完整的内陆河流域,都经历了史前时期的自然水系和历史时期的半人工水系演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人类生产活动,开渠筑坝,引流灌溉,已改变了水的行径,人工水系逐步取代了天然水系。
种族状况是影响西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在我国城市发展实践中,种族因素体现的并不十分明显,但随着社会转型与多元化发展,在许多大城市中,少数民族群体聚居区的空间地位日益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了该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宗教、建筑等,如北京的牛街回族聚居区、西安的"回坊"、武汉的起义门少数民族社区等,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城市功能、空间、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对城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纵深发展,各大城市纷纷掀起城中村改造的浪潮。在城中村向现代城市社区转变的必经阶段,城中村原住民的市民化直接关系到城中村改造的成败。已有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改造过程中的物质更新、利益均衡和产权问题,较少从人的角度剖析城中村原住民在思维观念、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转变。本研究基于人本主义的视角,以广州市猎德村改造回迁安置小区为案例,结合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话语分析和文献分析等质性研究
基于地理学系统性、综合性的视角,遵循"沟域识别——沟域筛选——发展路径"的研究范式,针对北京山区发展压力与问题,以沟域的识别为起点,筛选重点发展沟域作为沟域经济的增长极,梳理、归纳、提炼、优化沟域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①沟域可基于三种类型识别,基于集水面积:小沟域、中沟域和大沟域;基于海拔:山前沟域、浅山沟域和深山沟域;基于空间结构:沿河峡谷型、山间盆地型、山间河谷型和复合型.②重点沟域的选择标
时间地理学视角下,企划(Project)由为完成目标或意愿导向的行为所需的一系列任务所组成,任务由于内在的逻辑而以特定的秩序进行排列。当个人的活动路径与某个组织或机构的企划所决定的任务(活动束)绑定时,其外部行为就与社会运作不可分割,正是个人路径持续地进出组织或机构企划下的活动束,促成了社会实践的实现;强调了个体不可分割性的路径概念,可展现个体对企划的选择与参与。因此,将路径与企划概念结合,被认为
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研究对认识土壤干化原因与土壤干层分布规律有重要科学意义。晋西北作为黄土高原半湿润、半干旱典型地区,既是生态过渡带又是环境脆弱区,生态重建意义重大。土壤水分成为限制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因子,其垂向分布状态直接影响树木的根系分布与正常生长。土壤含水量及区域变化受已经发生了变化的现代气候控制,植被建设必须适应现代土壤水分状况。通过研究晋西北优势种-沙棘、柠条(主要生态林、经济林)及可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