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防治炎症性肠病进展与思考

来源 :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gm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分析近10年来针灸防治炎症性肠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科研、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5-2005年国内期刊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灸防治炎症性肠病效果明显,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科研设计和创新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运用针灸刀治疗岗下肌损伤115例,治疗结果:痊愈87例,占71.9%,显效28例,占28.3%,总有效率100%。
笔者采用针刺按摩方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4例。通过临床验证,对94例面神经麻痹的病例进行了临床病例分析(性别、年龄、患病位置等),通过疗效分析其结果,最终得出:针刺按摩
  前庭中枢性平衡障碍主要是指由于脑干、小脑疾病所致的平衡障碍,临床以眩晕、站立行走不稳为主要表现。眩晕是患者的主观症状,平衡障碍是客观表现。对于脑干小脑梗塞(出血)
尿潴留在中医中指癃闭,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中此病多见于手术后,产后等病人。本文介绍了作者采用针灸治疗8例尿潴留的过程和临床观察,浅谈
面神经麻痹是由茎乳孔内水肿,使面神经受压或因神经炎症的刺激而发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感受风寒,正气不足有关。本文观察了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机体发生病态(胆石症)时,是否有声音的改变,以更进一步证明(黄帝内经)五脏相音理论与临床实际的相符性,为今后临床检测提供一定的数据。方法:利用二十五音分析仪,采用对健
会议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有效方法及对脑脊液(CSF)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经
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盾构隧道设计和研究的新进展,具体介绍了地表沉降、隧道纵向沉降、隧道接头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系统在隧道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同时提出了软土盾构法隧道
目的:总结分析近10年来针灸足阳明经经穴对胃肠作用机制研究概况,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5-2005年国内期刊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分析。结论:针灸可通过调节中
会议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不稳定膀胱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不稳定膀胱(USB)诊断的89例惠者,随机分成三组,肾俞组、会阳组、肾俞加会阳组,分别予以针刺加电针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