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益生菌及其在口腔疾病防治上的研究及应用

来源 :2015第六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暨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总会第六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生茵预防和治疗胃肠道疾病特别是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其疗效和机制也有了比较确定的结论。口腔作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微生态系统,为口腔内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定居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定植于口腔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及原虫等,这些微生物在口腔的不同部位共栖、竞争和拮抗,与口腔固有环境共同构成了口腔微生态系统。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我院就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肠道茵群结构特征.方法 收集15例慢乙肝(慢性)患者粪便标本,提取肠道细菌基因组DNA,利用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患者肠道茵群群落结构特征.结果 慢乙肝患者所得OTU为130±16;Chaol指数145±26;Shannon指数为2.06±0.66.稀疏曲线显示随着测序量的不断增大,OTU数目的增加趋
会议
微生态学认为,当人体肠道内栖息的有益菌群在数量上占优势时,有利于人体保持健康。通常情况下,健康人肠道茵群的组成相对稳定,但也随着环境、年龄、饮食、疾病、用药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机体与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组成正常微生物群的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所引起的病理状态称为微生物失衡,包括菌群失调和细菌易位。可以诱发许多临床症状和疾病。对此类疾病的治疗,首选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具有
会议
人体各个生命系统表面,如皮肤表面,粘膜表面已被广泛证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茵群.这些天然存在于人体各生命系统的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直到2000年以后的几年,人们才逐渐发现了这些微生物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关系,尤其是肠道菌群.Ann M.O&Fergus Shanahan(2006)提出,肠道茵群是一个被人类遗忘的器官.肠道茵群中包含了超过人体总细胞数的微生物茵群,约是1014个微生物,
会议
Hyperplasia of synovial membran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is a critical pathological foundation for inducing articular injury.The janus kinase an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会议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已经成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目前传统的防治方法仍以化学药物为主,但存在毒副作用大,已复发的危险。医学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因主要是冠心痛和脑卒导致的提前死亡,而其共同的病理基础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现在研究证明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的因素主要包括:体内胆固醇含量超标和炎性因子的大量产生,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一方面要
会议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疾病,主要是以为骨骼代谢失衡,骨的再吸收作用大于骨的形成作用(Christiansen,1992).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流失而导致骨质疏松症,这种持续的骨质流失会使骨的吸收与再生越来越慢,骨折的发生率随之增加[1].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绝经后妇女、营养不均衡人群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会议
胃内细菌稀少是因为胃本身是一道天然的杀菌屏障。研究表明,内部防御屏障(低pH值,移行性复合运动和硝酸盐肠液循环),以及外部因素(饮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和胃部疾病)能够显著影响胃内微生物组成。近年来,运用新型纯培养技术来研究宿主与胃部相关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生理和病理角度了解胃内茵群在胃肠微生物体系中的作用。因此,针对相关主题进行文献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展
会议
The host and microbiota have evolved mechanisms for coexistence over millions of years.Accumulat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a dynamic mutualism between the host and the commensal microbiota has import
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随排便或排便习惯改变,具有排便异常的特质.迄今为止,IBS的病因在学术界未有定论,目前尚无公认的动物模型和生物标志.研究表明IBS病理生理学特征涉及肠动力改变、内脏高敏性、心理社会因素、神经递质失调以及感染等方面.今年,感染在IBS中的作用及其感染与脑-肠交通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一项分层,多级,整群的随机抽样研究发现有痢疾病史的人患IBS的比例高,(OR=
会议
目的:为了解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对医院服务区域老年人口咽部微生物种群定植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采用咽拭子培养法分组调查了618名老人和96名中青年人口咽部黏膜细菌和真菌定植情况.结果:1、中青年组85.4%以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氏球菌2种细菌组合为主,构成模式简单.老年组每份标本分离细菌多为3-4种,甚至5种.仅有25.7%共生茵构成模式为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氏球菌,表现出生物多样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