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粉替代饲料中鱼粉蛋白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用螺旋藻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蛋白,通过研究异育银鲫的摄食、生长以及饲料利用情况,来确定螺旋藻粉替代饲料中鱼粉蛋白的合适比例.实验选用异育银鲫"中科三号"幼鱼,以全鱼粉饲料(即0藻粉替代)为对照,以此为基础,再用螺旋藻粉替代全鱼粉饲料中20、40、60、80、100%的鱼粉蛋白作为各处理组饲料.实验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3.2±0.5g)鱼,分别饲喂相应的实验饲料至表观饱食,每天投喂2次.实验共持续60天,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平均水温28℃.结果发现:随藻粉替代比例的增加,幼鱼日均摄食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20%、40%替代组达最大值;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沉积率随藻粉替代比例的增加均呈现下降趋势;除100%替代组,其余各替代组鱼体蛋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替代组的鱼体脂肪与对照组也无显著差异,且在40%替代时达最低;肠道消化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在替代组和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与肝脏中抗氧化指标(SOD、丙二醛和总抗氧化能力)在替代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本实验表明在用螺旋藻粉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鱼粉蛋白时,最高可替代蛋白比例为60%.
其他文献
用循环经济理念引领畜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的互动,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发展的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畜牧业循环经济重要意义、发展模式及策略,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术支撑,加大综合配套支持力度,要抓好以农户为核心的庭院式畜牧业循环经济。
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灰色系统和Elmann神经网络的介绍和应用,综合分析了电力产业在市场变化过程中的预测方法,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实际数据的引用,对其电力需求及电网负荷进行了定量分析预测,进而通过Elamnn神经网络分析了未来每日用电负荷情况,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评价.预测结果为乌兰察布市电力企业市场分析预测和企业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内蒙古地区未来能源预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结论,具有较好的
用自来水加氟标准液制成模拟水样,采用双铝电极电絮凝法降除饮水中的氟,在实验室进行电处理器、过滤材料各项技术参数的试验,设计单户型氟净水器结构及工艺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降除饮水中氟无需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和改变pH值,对于氟含量大于1.0mg/L的地下水,在工作电压8V、电极板间距离20mm,五级过滤条件下,氟降除率为70%以上,原水中铁、悬浮物等也有明显降低,处理后的水氟含量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
当今世界格局不仅中经济、军事、科技的竞争,同时也是文化的竞争,而提升国民素质则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笔者认为,提升国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致的.本文即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渊源、内容、意义等方面民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的内涵,是养育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Fish inhabit environments that vary greatly in terms of predation intensity,and these predation regimes are generally expected to be a major driver of divergent natural selection (DNS).To test whether
为考察不同加速度对鲤科鱼类游泳能力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该种鱼游泳能力的个体变异和重复性,本研究以鲫(Carassius auratus)实验对象,在25±0.5℃条件下测定50尾体重相近、鱼体健康鲫(体重13.08±0.41g,体长7.5±0.1cm)的日常代谢率(RMR),从中挑选高RMR个体15尾和低RMR个体各15尾.通过人工追赶的方法使实验鱼达到运动力竭,测定恢复过程中最大代谢率(MMR),
为考察温水性鱼类运动代谢的种内个体变异和重复性及其对饥饿的反应,本研究以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0.5℃条件下,在饥饿前(测定Ⅰ)后(测定Ⅱ)分别测定饥饿组(12.15±0.14 g,n=29,饥饿2周)和对照组(12.00±0.23g,n=28,每隔一天投喂一次4-5%体重黄鳝肉块)的静止代谢率(MO2rest)、临界游泳速度和活跃代谢
在江面网箱系统中对异育银鲫(初始体重为158.2±0.2g)进行为期84天的生长实验(水温28.8±3.0℃),研究饲料中猪油、菜油及恢复投喂鱼油对异育银鲫生长、健康和品质的影响.实验设计三种等氮(粗蛋白30%)等脂(粗脂肪10%)饲料,其中分别含7.73%鱼油、猪油和菜油.FO、PL和RO组在整个实验周期分别投喂鱼油、猪油和菜油饲料,PL+rFO和RO+rFO组在前42天分别投喂猪油和菜油饲料并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品系鲫对不同饲料蛋白源的利用.用分别以鱼粉、豆粕和菜粕作为主要蛋白源的等氮等能等脂的饲料投喂三种不同品系的鲫 洞庭鲫(3.38±0.01g)、异育银鲫"中科3号"(4.12±0.09g)、复合鲫(3.47±0.01g),每缸25尾鱼,每个处理三个平行,实验周期为8周.实验结果表明,鱼粉处理组三种不同品系鲫鱼特定生长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育银鲫特定生长率最高,洞庭鲫特定生
本实验采用鱼粉、豆粕、菜粕为主要蛋白源设计了三组等蛋(28%、32%、36%)、等脂(6%、8%、10%)的饲料来分别饲喂大规格(160.44g±1.01)、中规格(107.52g±0.53)、小规格(10.84g±0.13)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中科三号.经过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小规格鱼体特定生长率鱼粉组最高,豆粕次之,菜粕组最差(P<0.05);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