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载相控阵遥测天线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电子专业委员会2003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测量飞机机载遥测天线,一般采用天线阵、机械跟踪或相控阵天线,而相控阵天线多为平面阵,很难做到全方位覆盖.国产某型机载遥测系统采用了一种棱锥台体相控阵天线,实现了全方位覆盖.经空中校飞试验证明:系统工作正常,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通过大量的工艺试验,确定了采用16Cr3NiWMoVNbE材料加工的零件进行氧磷化处理的工艺方法,并摸索出了氧磷化溶液配方及工艺参数。由于16Cr3NiWMoVNbE材料合金元素复杂,采用普通磷化工艺造成了大批零件腐蚀.为了在该材料的零件上形成具有耐蚀性能致密的磷化层,通过试验确定了氧磷化工艺并摸索出了最佳工艺参数。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纳米晶TiO2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薄膜的相组成和TiO2晶粒尺寸.通过比较不同钛酸四丁酯与水的比例与TiO2薄膜外观和晶粒尺寸的关系,确定溶胶-凝胶法中钛酸四丁酯与水的最佳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当钛酸四丁酯与水配比为10:0.5~10:1时,得到的TiO2薄膜表面均匀平整,无微开裂现象。
一种先进的直升机既是经过技术创新设计出来的,也是采用科学先进的材料加工工程制造出来的,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本文从工程实践角度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直升机产品研制五十年的若干经验教训,并从21世纪直升机技术发展的新进展提出了对材料加工工程技术的新课题、新思路、新要求。
该文对一种新型带扩张段的切向进气式中心旋流燃烧器在受限气流中的冷热态流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利用五孔探针测量了流场中的二维速度分布,并利用热电偶测量了不同切向进气压力下的出口温度分布。试验表明:冷态时,在中心旋流燃烧装置中,存在一个对稳定火焰非常有利的大而饱满的逆流区。热态下,逆流区的范围缩小;各速度分量均较冷态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带扩张段的中心旋流燃烧器消耗较少的气量就能有效地强化燃烧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加力用喷油杆方案一气冷与气动雾化喷油杆。该喷油杆为双层结构,外管为气管,内管为油管,迎面尺寸稍大子常规喷油杆。外管内气体用于冷却喷油杆并对由喷嘴中射出的燃油进行雾化。该方案既可降低喷油杆壁温,又具有气动雾化的特点。本文用示温漆和红外热像仪对新型喷油杆的冷却效果进行了研究,表明冷却方案初步可行。
该文阐述了涡扇发动机加力室中低频振荡燃烧的特点,产生条件、发展历程及对发动机稳定工作造成的危害。探讨了加力室中低频振荡燃烧的驱动机埋,如物理一化学动力反馈、旋涡脱落、热堵塞反馈、周期性火焰面积的变化等等。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在涡扇发动机加力室中,旋涡脱落是低频振荡燃烧的主导驱动机理。
对双级轴向涡流器在不同叶片安装角和流通面积的流量特性和流量系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一、二级涡流器的流量系数和一、二级涡流器组合后的平均流量系数,研究了涡流器的叶片安装角和流通面积对流量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安装角对流量系数影响较大,在叶片安装角相同的条件下,流通面积对流量系数影响不明显。
在纯气膜壁面冷却设计的单层壁短环形燃烧室试验件基础上,设计了局部双层壁结构,构成冲击十逆向对流十气膜复合冷却,并进行了单层壁火焰筒与双层壁火焰筒壁面冷却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单层壁的纯气膜冷却,由双层壁形成的冲击十逆向对流十气膜复合冷却方式使气膜段最高壁温下降、沿气膜流动方向壁面温度梯度减小。
本文对应用于地面、舰船、空中及空间的无源、有源相控阵雷达进行了介绍,展望了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涉及美国、法国、荷兰、瑞典、以色列等国的有关系统和技术.
智能天线是在软件无线电基础上提出来的天线设计新概念,它能在有效地抑制干扰的同时提高信号的信干比.首先介绍了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算法,然后以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为例阐述了智能天线在通信抗干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