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结构和肠粘膜屏障功能变化及Treg/Th17和相应细胞因子、上游转录因子在过敏性紫癜病理机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流氏细胞术测定4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T细胞(Treg)和CD3*CD8-IL-17+(Th17)细胞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中TGF-β1和IL-17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PBMC内Foxp3和ROR-γtmRNA表达;采用细菌16S rDNA方法测定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含量。结论:过敏性紫瘫患儿急性期时出现肠道微生态失衡,表现在肠道菌群B/E值下降,乳酸杆菌数量下降尤为显著,肠粘膜通透性下降,肠粘膜屏障功能遭到损坏,肠道共生菌所诱导的免疫耐受机制被打破,表现在外周血PBMC中CD4+CD25+T细胞百分比降低及其血浆TGF- β1水平降低,上游转录因子Foxp3表达下降,对以往经典的Thl/Th2免疫失衡的发病理论进行了修订,认为过敏性紫瘫的发病机制除了Thl/Th2免疫失衡外,也存在Treg/Th17免疫失调,并参与了疾病的病理过程。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在恢复机体免疫自稳状态,诱导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