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腹针“大横穴”3.5寸定位的简考

来源 :第四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腹针传承委员会成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横穴"为足太阴脾经在腹部的经穴.笔者由薄氏腹针临床上定位大横"距脐中3.5寸",与现代针灸学教材"仰卧,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取穴的不同,引发对大横穴横向定位的简考.发现历代诸家对"大横穴"的横向定位有3.5寸,4寸,4.5寸三种观点.薄氏腹针对"大横穴"的定位符合《针灸甲乙经》.
其他文献
薄氏腹针治疗风湿病.取穴:君(主穴):即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穴;臣(次穴):中极,大横(双);佐:气穴(双).腹四关(滑肉门.外陵.均双穴);风湿病内因是脏腑病变,外表现多为肢体关节症状,用腹针治疗风湿病既调节脏腑功能又缓解肢体关节症状,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可引发老年性痴呆及脑梗死.慢性脑供血不足介于脑血管严重血流减少和正常脑血管血流之间,是一种脑血管血流量的轻度减少状态,并且这种缺血状态是可以逆转的.腹针治疗对改善脑部供血有着一定调节作用,适宜临床推广与普及.
从现代生物力学角度来看,人体核心区域恰与腹针的诊治部位重合.腹针治病有可能通过对人体力线的微调整从而恢复人体结构稳定,从而消除或减轻结构失稳带来的一系列病症.
腹针疗法在经络理论上注重脏腑之本及奇经八脉的高级调控,首提"先天经络"学说;在针法中,强调得气以医生手下感觉为主及天地人三层针刺深浅对应治疗不同系统;在辩证治疗中注重西医诊断,使辨证更加准确,是辨证和辨病完美结合的典范.腹针不能简单地归属于一种微针疗法,腹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继承和发挥的典范,在整个针灸学的发展中意义重大.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临床常见病便秘的主要类型,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变化,FC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的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该病基本病机是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临床以虚证为主.本文分析了腹针治疗本病所具有的优势及体会.指出腹针疗法在目前临床运用中,治疗疾病范围广泛。许多针灸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运用腹针疗法治疗F
目的:后天八卦的方位在薄氏腹针临床上的应用.方法:以肚脐为中心点向八方一时的距离取穴,须配合薄氏腹针的处方为主.结论:用腹针的处方再加取后天八卦往往会增加疗效.
肩袖损伤在运动伤病中是一种常见病.本文针对运动所致肩袖损伤,采用腹针结合体能康复治疗,结果疗效显著.
依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年开设针灸、推拿课就是早临床课程体系的关键一步"的教学改革要求,在大一新生中开展腹针实操教学,并对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介绍香港薄氏腹针疗法开展之现状,分享薄氏腹针疗法的教学方法、要点与体会,总结教学效果.展现薄氏腹针疗法教学后续提高的方法与实践.
目的 和意义: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手术后复发、慢性盆腔痛的国际性治疗难题,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科学评价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引起的慢性、顽固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提供高级别的临床证据,促进中医药推广和应用.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痛,辨证属肾虚血瘀型者60例,随机分为腹针组和中药组.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