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风浪激发的体波信号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提取接收函数,采用共转换点(CCP )偏移叠加的方法,得到研究区的反演结果。反演得到的接收函数偏移结果,清晰地显示了三条剖面的莫霍面及岩石圈深度的变化。岩石圈深度的总体变化是自东向西变深,其中在龙门山中段和南段两侧深度差异较大,而北段的变化较为平缓。深部反演显示岩石圈到软流圈界面存在数条不连续界面。莫霍面的反演结果表明,地壳厚度总体上的变化是由东向西增厚。在龙门山断裂带的
本文利用1992~1999年全国遥测台网以及云南、四川地震台网65个台站记录到的3 768个地震的32 990个Pg波绝对到时资料和234 764个高精度的Pg波相对到时资料,采用Zhang and Thurber (2003)基于双差地震定位方法(Waldhauser, et al. 2000 )提出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了研究区域内地震波三维速度结构与震源参数。同时建立了初始三维节点速
本文研究采用高分辨率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对每个周期的混合频散数据进行单独反演,得到各周期在 各网格单元的群速度值。然后采用频散曲线快速计算方法拟合各网格单元的频散曲线,最终得到研究区域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
本文研究了莫霍面起伏对SmS震相的影响,利用谱元法计算了莫霍面具有两种类型起伏的地震波波场。ACF描述了界面起伏等在横向的相关性,RMS则描述了起伏高度的分布。
本文选取1994年至今该区发生的3级以上地震在震中附近WRAB观测台站单台记录的波形数据,利用单台法对这些地震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通过单台定位方法确定这些地震的方位和震中距,并重新计算这些地震的发震时刻;接着,通过识别sPL震相并与理论波形作对比,得到较为可靠的震源深度。在重新确定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的基础上,采用多重滤波的方法提取一些地震的频散曲线,获得初步的浅层结构。之后,通过处理一系列地震的R/
本研究在收集川滇地区近40多年小震资料的基础之上,对区域强震活动与b值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b值的时空变化与区域强震活动的关系。本文还研究了地震目录时间长度对地震活动性研究的影响。
本文研究发现,打破长期平静的中等地震或此后出现的中等地震集中分布区,与未来主震在空间上有一定关系,大多相距小于100km。晋冀蒙交界地区依据地震活动可以进一步分为山西北部和京西北两个地区。
会议
本研究使用湖北及周边省份地震台站2008~2011年间数据,选取震中距在30°~90°、震级Ms5.5级以上远震数据。对地震数据去仪器响应、0.5~20s带通滤波后,按反方位角和入射角将数据三分量旋转至径向、切向和垂直向,使用最大墒谱法计算了台站记录的每个地震的接收函数。通过波形相关和人机交互剔除了部分质量不好的数据,利用接收函数扫描法确定了38个台站下方莫霍面深度和波速比。并在此基础上固定波速比
本文通过实验表明,改进的交切法可用于三维三维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综合利用p波与S波的到时差信息,可明显改善震源位置约束,震源轨迹呈现球形分布;当只适用P波的到时差信息时,震源轨迹呈现椭球形,在椭球形的长轴方向约束较小;使用多条震源轨迹进行定位,有助于减少由随机因素导致的定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