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八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八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058002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方法 连续入组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预先设计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观察表》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颅内动脉检查结果、血液化验结果、尤瑞克林使用情况,入院及出院时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对患者进行评分。以患者出院(或转院)时的mRS评分为结局指标判定早期预后。
其他文献
中医论治痤疮临床行之有效,本文从针灸治疗痤疮的26篇文献中整理出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治疗方法,取穴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内容。
癫痫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在我国农村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并存在很大的治疗缺口,其规范治疗需引起重视。针灸治疗癫痫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大量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目前报道较多的治疗手段有:单纯体针、单纯埋线、体针联合头皮针;临床报道少见的治疗手段有:灸法、穴位注射、挑割法、穴位贴敷等。现代医家对癫痫的治疗有其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自创了与其理论相应的严格规范的针刺操作手法,临床疗效显著
从中医针灸角度分析近年来大鼠实验研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认为针灸作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和以下几点相关:针灸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机体代谢水平,促进排卵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等环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
电子检索知网近5年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对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文献归纳显示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上可运用毫针针刺、电针疗法、火针放血、特色疗法、综合疗法等多种方法,机制研究包括调节疼痛介质、抑制炎症因子、调节蛋白基因表达等方面。表明针灸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具有方便、经济、安全等优势。
最近国际上提出了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研究模式,强调在实际条件下研究不同干预措施间治疗优势及其临床综合效果(effectiveness),与RCT有互补与承起的关系,在针灸临床方面、尤其是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方面RWS相关文献相对较少,本文就此方面进行整理概述。
随着中医学标准化和规范化,量表在中医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医量表的规范化研制对于增强中医药标准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医PRO量表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下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中医量表制作还存在不规范,制作方法不统一等问题,规范中医的临床评价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目的:观察“温运解结”法在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增城区中医医院选择符合条件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分别进行西药及“温运解结”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温运解结”法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明确,总有效率91.43%,且不良反应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性生活,治疗前后数据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运解结”法治疗寒湿凝滞
小儿脑性瘫痪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病机可分为正虚邪实两方面,正虚为先天不足,髓海亏虚,脏腑虚弱,以脾肾虚弱为主;邪实为痰瘀内阻心脑经络,神明失主。中医临床治疗小儿脑瘫多以针刺及汤药为主。而灸法源远流长,铺灸属于间隔灸的一种,结合了灸火热力以及中药的作用,结合小儿脑瘫病机特点,针对性选择背部督脉穴位以及背俞穴进行铺灸,更能提高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与血管病变的关系,为积极防治小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3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NIHSS评分分为两组,其中NIHSS评分≤3分(小卒中)组158例,NIHSS≥4分组80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在探讨发生小卒中的危险因素时,将发生小卒中当做阳性事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 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
会议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分布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76例经脑血管造影(DSA)证实存在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DSA结果,比较脑狭窄程度及狭窄分布间的危险因素差异。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