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碑刻文献的应用价值

来源 :2013中国历代碑刻及碑刻文献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859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碑刻文献时代性强、地域性强、保存持久,能够为学术研究提供真实可靠、时地分明的原始材料,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碑刻文献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学、史学、文学三大方面,而且在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民俗学、法学等众多方面都能显示其独特的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网络史料的概念,网络史料,是以互联网作为载体而存在的历史史料。文章初步探讨了网络史料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网络史料的主要特征。
效忠派的史学研究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路程。在美国革命时期以及19世纪的历史著述中,效忠派被描绘为殖民地自由的最卑鄙的敌人和背叛者,失去了在历史上应有的位置。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史学完成专业化。效忠派研究随着这一进程逐渐开展起来。从一开始效忠派研究就出现了整体研究和区域、专题研究齐头并进的现象,为后来效忠派研究的高潮奠定了基础。随着美国独立200周年的临近,效忠派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无论是在整
“体系,过程,结构和互动单位”是国际关系学体系理论的基本概念,可以借用这些基本的概念来分析世界史体系。世界史研究侧重对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考查,但是如何把这一个历史过程称为一个体系,就需要借助国际关系学成熟的体系理论知识。现有国际关系学体系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层次分析法有助于描述和分析世界史是如何出现和如何演化的,为世界史体系的建构提供有效的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对其一种新的理解。
通过与传世文献《大正藏》、《中华大藏经》、敦煌文献比勘,与传世佛典目录书的比对、考证,认为《房山石经》之《佛说斋经》译者误作沮渠京声,为《石经》刻经时书写者或抄经人致误,《石经》编目者一仍其旧造成;《八戒斋法》译者误作沮渠京声,为《石经》编目者未审经文造成;疑伪经《佛说延年益寿经》误作安世高译,因同石另一经《佛说坚意经》译者为安世高,编目者未加考订致误;《普达王经》译者误作法炬,因同石另一经《佛说
陇右石刻,资料丰富,数量繁多,是陇右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陇右石刻上记载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业已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领域的内容.它既是陇右大舞台上各民族迁徙和融合的见证,又是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有力证据.陇右石刻既反映了陇右人的生活情感,又体现出了他们在陇右这片热土上的生存智慧.同时,陇右石刻也为陇右艺术宝库增添了色彩,是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也是中华文化中一笔无与伦比的精神财
本文尝试从寺庙碑刻视角切入,吸收近年来学者对寺庙碑刻、鲁班信仰与行业组织的研究成果,注意到寺庙实体与油画行的密切关系,在总结寺庙碑刻记载油画行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以民国档案和口述史补充碑刻文献的研究方法,重点关注行业协作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并认为油画行共同性鲁班信仰的形成,可能缘于行业协作的需要,差异性的内部信仰更能体现技术认同,使油画行愿意保持自身相对独立性.同时,本文认同行业信仰存在于社区佛道寺庙
碑刻文献在纳西族地区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现存最早的碑刻是唐代《格子藏文画像碑》,明至民国时期的碑刻数量不菲.根据碑刻用途分作宗教类、教育类、人物类、历史事件类、法律法规类、桥梁类和其他类等七大类,并对碑刻价值作了相应地评述.对保护纳西族地区碑刻的措施也提出了看法.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重要产物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文章对汾阳市出土的50方唐代墓志进行了系统校理,发现其中存在着文字误释、标点误施、注释疏误等不足之处,希望研究有助于汾阳唐代墓志的利用,同时对墓志等古代文献的校勘和整理有借鉴作用.
据孟子林庙明代石刻文献可以看出,历经宋元以来的推尊,孟子在明代社会上下都有其影响,但不同阶层对孟子的态度有别.官员士大夫是明代尊崇孟子的主体,他们对孟子表现出特别的崇敬;以皇帝为代表的明代朝廷,对孟子表现出一定的戒备.底层百姓对孟子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民间色彩.
本文依据大唐西市博物院收藏的《崔知之墓志》所提供的新史料,在研讨崔知之生平事迹与书法的基础上,进而探讨昊陵碑的名称与建碑时间、相王李旦传世书刻与书风、古碑的摹勒与镌刻等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