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血管肉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特点

来源 :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1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心脏血管肉瘤的临床诊断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探讨了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表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心脏内和心壁内融合性的占位病变伴发心包积液往往是基本的超声改变。经胸超声往往只能大致判断侵犯部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于肿瘤浸润的范围和部位的判断准确性较高。与转移性心脏恶性肿瘤鉴别要点关键在于有无心脏外的原发病灶。
其他文献
对60~89岁住院老人体质量(或体重指数)与心脏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临床统计结果表明60-70岁年龄段超重肥胖者多,各种心脏疾病明显多于80岁年龄段。严重的心脏病变心肌质量可显著增加,但体质消瘦两者分离。
结合临床病例,对左房粘液瘤的临床诊断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总结了彩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与感染性心内膜炎形成的赘生物鉴别,附着于瓣环的粘液瘤与较大的瓣叶上的赘生物具有相似的活动规律,鉴别有很大难度,一般而言,炎症对瓣膜的腐蚀破坏较严重,瓣膜多穿孔破裂,超声图像可显示破损瓣膜在血流冲击下颤动,由于瓣膜破坏致使关闭不全重叠,彩色多普勒检出的反流信号分布的范围大,粘液瘤主要造成瓣口堵塞的血流动
结合临床病例,对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临床诊断进行了探讨,分析总结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指出新生儿先天性二尖瓣狭窄是一种罕见的瓣膜畸形,超声心动是最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是临床治疗路径不可多得的支持手段。
结合临床病例,对冠状静脉窦位置变异合并左上腔静脉永存及室间隔缺损的诊断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总结了彩色多普勒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指出通常冠状静脉窦位于二尖瓣后瓣瓣环后方的房室沟处,接收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及心小静脉血流,是心脏静脉回流入右房的通道,当超声心动图显示其扩张时,常提示有异常来源血流注入,常见的有永存左上腔静脉、肺静脉异位引流汇入冠状静脉窦等,在检查时应注意鉴别。正常位置的冠状静脉窦位于心
对永存动脉干伴共同动脉瓣二叶畸形的临床诊断经验进行了探讨,分析总结了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指出超声诊断与CTA或MRI结合可提高确诊率。
对冠状动脉瘘合并动脉瘤的临床诊断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临床表现特征,并探讨了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指出本病例临床上以连续性杂音为契机,综合性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回旋支-冠状静脉窦瘘合并回旋支动脉瘤形成,在冠状动脉瘘当中是十分罕见病例。本病例回旋支瘘形成后,部分血液直接分流入冠状静脉窦,回旋支远端血流量减少,导致相应区域供血减少,出现运动负荷后心肌缺血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总结了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临床表现特征,并探讨了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指出本例患者自述青年时期爱好多种体育运动,运动后并无任何不适症状。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不仅能多切面显示大动脉的形态、位置、结构和与心室连接情况,尤其能观察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综合全面地反映心脏结构、血流、功能状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超声诊断过程中需注意测量体循环右心室大小和功能,其
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总结了左室黏液瘤的临床表现特征,并对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本例患者为年轻男性,半年前已出现脑血管栓塞症状,如能及早行心脏超声检查发现病因,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
结合临床病例,对房间隔完整的左上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并指出经胸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诊断PAPVC,尤其胸骨上窝切面的探查对心上型PAPVC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肺静脉的识别更为清楚和全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明确诊断。
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总结了先天性肺动脉扩张并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特征,同时探讨了如何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并指出应用二维超声大动脉短轴切面可清晰的观察到肺动脉扩张,肺动脉瓣结构无异常改变,多普勒超声技术探及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加不局限于肺动脉瓣口,从而排除肺动脉瓣狭窄。胸骨旁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可观察到室间隔回声失落,脉冲多普勒可探及分流信号,CDFI可显示过隔血流,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肺动脉扩张并室间